第269章 不怕不怕

  而隨著修行加深以及境界提高,這種細微的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最終變得截然不同。

  作為師父,文修現在只是引導李雲修該如何感應自身的生命韻律。

  欲要修行,先要修身,修身則先修己,明己心者,方知己路,明己路者,方知己身何存,明己身者,方知己路何行。

  由於兩個徒弟的情況不一樣,所以文修對兩個徒兒採用的是不同的教導方式。

  對於李雲修,他更側重體悟紅塵。

  而對於白凝,他更側重明悟紅塵。

  修行之人,講究入世、出世、避世。

  三者並不衝突,也並不用擇一而終。

  所謂入世,就是將自己置身於紅塵之中,去體悟,去感悟,去明悟。

  這是修行之人對自己的考驗,也是修行路上要渡過的心劫。

  紅塵牽絆,斬斷並非唯一選擇,也不一定就是拖累。

  重點在於解決的方式方法。

  不解決,放在心裡永遠是塊心結。

  只要己心順暢,是否留在紅塵儘可隨心。

  而所謂出世,剛好與入世相反,是經歷過紅塵後,覺得對紅塵已無牽掛,選擇與紅塵斷開。

  三者中,避世者反而是最少的。

  想要避世,需要修行者對紅塵厭煩,甚至是厭惡,卻並不厭惡紅塵中的某一個個體,如此才能躲著紅塵還沒有心結。

  說簡單些就是討厭大環境,而不是環境中的某一個生靈。

  李雲修需要體悟紅塵,是因為他是人,有父有母的人,他本就身在紅塵,且不願意斬斷紅塵。

  白凝需要明悟紅塵,則是因為她本是野獸,偶得機緣才開了靈智。雖有智慧,卻無心智,不明是非,不曉黑白。

  她入不入紅塵都可以,重要的是讓她看清楚紅塵是什麼,明白紅塵中的生靈所想。

  如此,她才能不會道心缺失。

  大道之行,少了任何一塊拼圖都不行。

  文修引導李雲修完成第一次吐納後,便讓他自己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