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民商法律體系

  李清照連連點頭:

  “只是,有一些制度,臣估計百姓無法接受和理解,可能要接受需要一些時間。

  比如訟棍,兩審終審,一事不再理,百姓恐怕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趙桓說道:

  “沒錯,正因為如此,所以才需要你們大宋日報加大宣傳力度,這幾天《大宋日報》的銷量怎麼樣?”

  “在京城銷量很好,每一期都要加印,因為拿出去街上賣的很快就搶購一空了,也有很多人到報社來訂閱了,一定就定全年的。

  因為這是朝廷的報紙,上面又有大量的內容,是他們喜聞樂見的,還有朝廷這麼多大事喜事,還能看到真正的前方軍情戰報和前段時間精彩的英雄故事。”

  趙桓笑道:“還有你這位大詞人的詩詞作,還有張擇端那位大畫家的畫作,對吧?”

  李清照有些不好意思,說道:“臣的詩詞跟官家宏圖偉業,大刀闊斧的變革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蘇丹小說網

  趙桓突然想起一事,說道:“朝野上下對朕這一系列的變革有沒有說法呀?”

  李清照苦笑:“怎麼會沒有?每天摺子反對這個反對那個的一大堆,只是官家說了,類似這種摺子全部放一邊,批閱就可以了,不用理睬。

  因此皇后才說了,這些摺子就不送給官家,免得讓官家煩心了,都堆在一邊成小山了。”

  趙桓說道:“是嗎?還真有意思,不過言者無罪,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吧,只要他們痛快,他們說他們的,朕幹朕的事,兩不耽誤。”

  “是呀,也只有官家才能以雷霆手段強力推行,要是換個皇帝,只怕誰也沒這個胸襟和膽魄做這麼大的變革了。

  以臣看來,這些變革都將會使我大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必將都是造福江山社稷的大舉措。

  可偏偏就是有一些大臣吃飽沒事幹,總是上摺子說這個不好說那個有問題,而且還引經據典搬出祖宗法度,搬出前朝類似做法如何失敗等等來,增強他的說服力,真是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