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蛇 作品

第兩百五十一章 轟動世界的經典之作

    以前,那是甜粽的天下。

    它曾經被人稱為“仙人之食”,在史料中,甜粽最早可見於北魏,《食次》有記,“用秫稻米末,絹羅,水、蜜溲之……以棗、慄肉上下著之遍……”

    此時的粽子是甜的,明顯可以看到是用蜜和棗一起做餡料。

    到了唐朝,甜粽更是宮廷佳品,地位極高。唐朝人燒尾宴(敬獻唐皇的宴席)裡有一道菜:“賜緋含香粽”,食用時用蜂蜜淋上。

    宋朝各種史料裡,紅棗、柿子幹、胡桃仁、紅豆都能入粽……蘇東坡寫過:“時於粽裡得楊梅”,粽子裡有楊梅,甜酸相間。

    於是,甜粽就一直佔據著端午節的至上地位。

    直到明清時期,大美食家袁枚把鹹粽的美味公諸於世。

    “揚州火腿粽子,取頂好糯米,揀其完善長白者,去其半顆散碎者,淘之極熟,用大箬葉裹之,中放好火腿一塊,封鍋煨一日一夜,薪材不斷,食之滑膩溫柔,肉米化。”

    自此鹹粽一騎絕塵,以多變餡料和豐富想象,把單一的甜粽遠遠的甩在後面。

    後世的大數據驗證了這個現象,早先央媒的調查,鹹黨比甜黨多了3左右。之後,電商平臺的統計裡,甜粽和鹹粽購買比例是4:6。

    鹹粽的名氣實在很大,在粽子的故鄉浙省嘉興,《舌尖上的中國》有一句話這麼描述,“嘉興人踏實放心的一天,是從一個熱騰騰的肉粽子開始的。”

    嘉興肉粽,用一種烹調的手法把豬肉用醬油、黃酒醃製,用糯米覆蓋,裹上粽子。在蒸煮的過程中,豬肉的油脂和調料進入糯米里,宛如豬油拌飯一般,順滑鹹香。

    再南一點的閩南地區,有一種燒肉粽,粽子糯米先用滷汁炒過,包進豬肉、雞肉、香菇,魷魚、蝦米、生蠔,煮熟後趁熱沾上花生醬,辣醬,鮮美無比。

    如果說在其它地方還有鹹甜之爭,那麼在萬粽風情、萬物皆可粽的粵省,那就沒必要在為鹹甜這種話題浪費口舌了。

    只要你想吃粽子,樣式多得讓你眼花繚亂。

    粵省有基礎款的鹼水粽,你可以蘸上白砂糖和蜂蜜,白糖化在糯米里,軟軟甜甜,味道不輸長安的涼粽。

    還有升級版的粽子,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都能入粽。綠豆,豬肉、冬菇、蝦仁、乾貝、魷魚、板栗、芋頭、瑤柱、叉燒、排骨、玉米、雞肉、馬蹄……

    如果你不知道吃甜還是鹹,潮汕有“雙烹粽”,一半甜,一半鹹,紅豆沙,綠豆沙,蓮蓉沙是甜而綿沙的口感,豬肉鹹蛋板栗則是鹹的享受,再用糯米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還有莞城的的道滘粽,鹹蛋黃和豬肉是鹹的,但是加上了油鹽糖和綠豆,卻又在鹹裡面鋪墊上了甜味。

    可以說,千年以來的甜鹹之爭,終結在了粵省人的想象裡。

    而在粽子界,還有一個地方的粽子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桂省安廣縣的大粽,這是桂省安廣縣人歡度新春佳節的主要食品之一,安廣縣有“無粽不成年”之說。

    這安廣縣大粽那是真的大,一隻大粽足足有好幾斤重,以體大豐腴、色澤光亮、味香鮮美而聞名於桂省。曾連續兩屆獲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金獎,是桂省最著名的傳統風味名小吃。

    然而,柳下輝吃遍天下粽子,感覺還是自己家鄉青河村的粽子最好吃。

    青河村的粽子主要有兩個優點,第一優點是口感軟糯q彈,是那種光吃糯米還沒吃到裡面的餡就已經讓人感到滿足的美味。

    第二個優點是裡面的餡,原本這個餡並不特殊,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五花肉而已。

    但由於五花肉醃製得夠入味,再加上青河村人還會採集本地的一種香味獨特的葉子,用來包裹五花肉,吃的時候糯米、五花肉以及葉子的香味融合在一起,絕對能讓人念念不忘。

    自從重生之後,柳下輝對於我國的傳統節日就比較重視,眼看端午節就要到了,在收到託人購買的蘋果4手機後,就帶著老婆孩子跟父母姐姐一起回老家過節。

    在登上私人飛機之前,柳下輝就把到手的蘋果4手機挨個送給親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