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專家 作品

第375章 舊時貼

    那種短時的、不穩定的結構,他是不屑的,要來就來最精密的那種!

    羅南當下就遵照武皇陛下的建議,打開了房間裡的空氣加溼器,增大空氣中的水分含量,一步步跟著講解,嘗試以靈魂力量雕刻結構。

    心氣高是一方面,羅南本心還是個謹慎的性子。他沒有想一口吃個胖子,將相對複雜的“滴水劍”整體結構全部拿下,而是暫時忽略掉後面的五種加持結構,全副心神都盯住“凝水環”。

    這個結構迴路,是精神干涉物質層面的起始和根基,不把它弄個通透,後面的也無從談起。

    從放大的微觀模型來看,“凝水環”的結構,更像是一個平滑的麵包圈,中央空虛,整體上規則不復雜。可要以靈魂力量準確描繪出內外環的三維曲面結構,對很多人來說,可以直接跪了。

    這是武皇陛下強調的難點。

    然而,羅南在漸漸潮溼的臥室空氣裡,只失敗了兩回,就讓相關的結構,呈現在虛空中。

    這枚凝水環,直徑僅有0.02毫米,只這一手,就碾壓了絕大部分覺醒者。

    當然,開始嘛,雕琢的功夫多了些,根據六耳的計時,是4.7秒。再加上水分子集聚成型的時間,已經奔著10秒去了。

    至於凝水環結構本身,粗糙還是難免,水珠成形後的維持時間相對於集聚時間,更是低得可憐,只有0.4秒,在實戰上毫無意義。

    可有個詞兒叫什麼來著?熟能生巧!

    做這種工作,相較於人面蛛的能量信息運轉結構,除了尺寸較小,也就等於是畫一個比較複雜的圈子,不計較精度和細部的話,真的不費事。

    對這點羅南還有些不滿誰說消耗大來著?

    可這樣確實方便大量練習,一個做好了,就不用再管,任它自己集聚水分子,然後碎裂。羅南只管做下一個,繼續調整。

    三五秒一次,一分鐘就是小二十次。很快他對凝水環結構熟悉了,大部分凝水環的塑形,都能壓到兩三秒以內,這樣一分鐘就奔著三十次去了。

    一分鐘內,三十次重複,而且多數都是次品,難有實效。

    枯燥嗎?挫敗嗎?也許有些人感覺是枯燥的、挫敗的,可羅南不這麼認為。

    一切都要看細節。

    他學速寫、素描的時候,也是靠著大量練習,慢慢磨出來的。勾勒輪廓的時候,看似扯出一根根大差不差的線條,重複而乏味,其實是僵硬還是柔順,是粗糙還是細膩,手是能夠清晰感知到的,人的審美是能準確把握到的,相應的成就感必將隨之而來。

    是的,只有思維細膩了,才能觸碰到更微妙的層面,捕捉到一點點變化、一點點進步的成就感。

    如武皇陛下所說,“滴水劍”技法是一種結構藝術,稍微變形,就是一種造型藝術。他的感知,他的審美,是能夠評判的。所以羅南可以借用以前的成功經驗,知道自己究竟要達到怎樣的標準,對前期的枯燥練習,也有相當的心理準備。

    距離不是太遠,進步可以目見,為什麼不一鼓作氣完成呢?

    羅南真的把它當成了畫畫,就按照當年的套路來,短時間的無腦練習之後,就不再輕易動念塑形,而是多動腦子,與武皇陛下的示例相對照,仔細模仿、修正。

    速度先慢下來,有所領悟之後,又開始提速;然後再慢、再提速;最後一路狂飆。羅南也忘了自己練習了多少次,開始還通過六耳記錄一下,後來哪還顧得?

    大約過了兩個多小時,約摸快到中午飯點的時候,羅南心頭靈光乍現,靈魂力量的畫筆刻刀,出奇地流利明快,幾乎感覺不到雕琢的過程,一縷念頭,如一枚印章,穩穩按下,凝水環就刻印在精神與物質的層面交界處。

    這份感覺,如雨燕貼水而飛,劃出淺淺水痕,剎那美景,鐫刻在鏡頭之上,永遠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