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浮燈煙花火


 他咬了幾下嘴皮,將嘴唇咬出了血,抑制住身體的顫抖,走到朱襄身邊,朝秦王跪下,一言不發。


 秦王問道:“政兒,你可有什麼要對寡人說?”


 嬴小政仰起頭,雙目同樣赤紅:“舅父說,我還小,現在應該躲在長輩羽翼下學習如何應對疾風驟雨。政兒無話可說,一切依長輩之言。”


 秦王道:“你是秦公子。”


 嬴小政道:“即便是質子,最差也是束髮之年離開秦國。我不過垂髫。”


 垂髫是九歲之前,束髮是十五歲。有哪個秦公子會在不到一歲就時時面對危險?!又有哪個秦公子要在五六歲的時候就因樹大招風而被君王敲打?!


 即便有夢中的自己教導,嬴小政都沒想過自己在這個年齡顯露聰慧,居然會引來這等意外!


 “政兒自出生起便是質子;一歲便被親母親父遺棄;三四歲舅父差點被殺隨舅母四處躲藏;如今還未到秦公子啟蒙的年齡……”嬴小政深吸一口氣,叩首道,“請曾大父為我做主!”


 太子柱聽到嬴小政的話,眼淚一滾,潸然落下。


 他跪下道:“君父,讓政兒隨朱襄入蜀,暫且當幾年孩童吧。秦國有君父,有我,有夏同,還輪不到讓政兒操心。待他束髮,再操心不急。”


 秦王淡淡道:“大柱,你不適合當王。”


 太子柱憨厚笑道:“不,君父,雖我確實與君父不似,王有多種,但我想我也能當好一個王。為王,不過‘護國愛民’四字,我能做到。”


 秦王道:“你還是第一次在我面前,承諾你能當好一個王。”


 太子柱道:“是。”


 秦王看著同樣面容蒼老的兒子,突然意興闌珊,沒了再質問的心情。


 “你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寡人不管了。”秦王拂袖道,“寡人累了,暫且休息一段時日。這些時日,太子監國。”


 “唯!!”


 ……


 “舅父,政兒累,不想走,要騎脖子。”


 “揹你不行嗎?”


 “不行。”


 “唉。”朱襄把突然任性的嬴小政的扛在了肩膀上,握著他的小短腿道,“嚇到了嗎?”


 “怎麼可能?”嬴小政抱著朱襄的腦袋倨傲道,“大父,舅父小瞧我。”


 太子柱樂呵呵道:“你現在就是個小不點,可以小瞧你。”


 “哼。”嬴小政把下巴擱在朱襄頭頂,氣鼓鼓地冷哼。


 太子柱兜著手道:“你入蜀後,我就無處歇息了。”


 朱襄道:“太子仍舊可以來我家。雪會留在咸陽。”


 太子柱停下腳步,驚訝道:“你居然會把雪姬留下?!”


 嬴小政用肉乎乎的手掌敲打舅父的頭:“舅母和我們一起走!”


 朱襄輕聲笑道:“我勸雪和我一同走,雪說她要留在咸陽。咸陽家中要留一個人打理,長輩需要人照顧。更重要的是,雪正在領著一眾貴女組建女子織繡坊,研究如何織造棉布。她認為她留在咸陽,比跟我和政兒去蜀地更好。我尊重她。”


 朱襄將自己想帶政兒入蜀的事告知雪後,雪失眠了一夜,拒絕了同去。


 雪認為,雖然她思念朱襄和政兒,恨不得一直跟在兩人身邊。但她也逐漸意識到朱襄和政兒肩上的重擔,她想為朱襄和政兒分擔。


 她是朱襄的夫人,是政兒的舅母。


 雪與咸陽中貴婦人交往之後,瞭解了貴婦人的生活。


 當官員外放時,留在咸陽的女眷不僅僅是照顧長輩兒女,更是要時時注意朝堂動向,與權貴女眷交流感情。她們還要經營家中產業,打理莊園店鋪,讓家中資產更加豐厚,而不是坐在男人的俸祿和賞賜上坐山吃空。


 雪現在肩上還有主持改良織造的事。雖然朱襄不缺這點聲望,但誰會嫌棄聲望多?


 雪聽人說,因為朱襄會種田,活人無數,所以各國君王都會厚待他。如果她再幫朱襄把棉布推廣出去,活更多的人,他們一家一定更安全。


 雪只是一個十分傳統的女子,她沒什麼大志向,更別提什麼先進進步的思想,甚至認為如果沒有朱襄和政兒,她就活不下去。


 她只是從一個妻子,一個母親的角度出發,離開了良人的庇佑,留在咸陽這個“戰場”上,成為良人和孩子的後盾,為入蜀的朱襄和政兒守好這個家。


 雪的變化,不過是從一個先秦的庶民女子,逐漸向先秦的貴族主母轉變。


 但朱襄仍舊非常高興,雪終於找到了想做的事。


 “政兒交給我照顧,長輩交給你照顧。”朱襄擁著雪道,“珍重。”


 雪聲音顫抖,但語氣堅定:“好!”


 朱襄對太子柱和嬴小政說起此事,開心地笑道:“說不定史書中除了我和政兒,雪也能青史留名。”


 嬴小政甕聲甕氣道:“交給我!”


 太子柱戳了一下嬴小政的小胖腿:“你還小,輪不到你。朱襄,你有個好夫人。”


 朱襄笑道:“當然,若不是夫人,我早就死在病床上了。太子,今日我們吃羊肉涮鍋?”


 太子柱立刻道:“好!”


 朱襄腳步一頓:“我是不是該和君上說一聲?”


 太子柱道:“我派人去說,你先回去準備。”


 朱襄點頭:“好。走,政兒,去挑小羊羔!”


 於是他走到宮中養羊的地方,讓嬴小政指了幾頭小羊羔,牽著小羊羔大搖大擺的離開。


 正在宮中生悶氣的秦王得知朱襄不僅忤逆他,忤逆完了還牽走了他的羊,氣得砍翻了桌子,然後換衣服去吃羊。


 氣是要生的,涮羊肉也是要吃的。


 不過剛忤逆了自己,還敢叫自己去吃涮羊肉的朱襄,果真瘋癲。藺贄比起朱襄,差遠了。


 朱襄家中長輩得知朱襄打的主意時,雖然思來想去認為朱襄不會有危險,但也心驚膽戰。


 當他們看到朱襄牽了幾頭宮中的小羊羔回來,說秦王和太子要來吃涮羊肉的時候,都頗為無語。


 當他們得知朱襄放言要挖掉方術之士的道統根基,還以命威脅秦王時,就更加無語。


 朱襄究竟是怎麼做到剛威脅完秦王,就喊秦王到家裡吃涮羊肉的?


 白起想起長平的事,不由感慨:“朱襄,你的怕死是一邊喊著怕死,一邊四處找死嗎?”


 荀子氣得捏拳頭:“你見秦王前準備的文稿是一句都沒背住嗎!”


 其他長輩罵人的罵人,勸架的勸架,家中一團亂糟糟。


 莫名被拉到小輩這一桌的韓非頭大如鬥。


 他結結巴巴對按時蹭飯的蒙武道:“我、我覺得,我不該在這裡!”


 蒙武疑惑:“朱襄和荀子都讓你幫忙照顧政兒了,你不在這裡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