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207、進廚房資格(二更合一,還賭賬。...)

  他灑脫地笑道:"建立科學院,研究戰爭科技,輔助研究民生科技,既能奠定科學基礎,還能早日結束戰爭,很好。"

  子楚按住朱襄的肩膀,道:"你等一等,你說的話,我越來越聽不懂。"

  朱襄道:"聽不懂沒什麼關係,知道我贊同政兒就行。"

  子楚使勁搖頭:"不行。你總是這樣,有什麼一直憋著。就算我和你意見不一致,你也可以告訴我。朋友不就是這樣嗎?"

  朱襄看了子楚一會兒,嘆了口氣,趴到了桌子上。

  他和子楚在書桌兩邊相對坐著,他一趴,子楚只能看到他的髮髻。

  子楚推了推朱襄的腦袋:"你究竟在煩惱什麼?"

  朱襄甕聲甕氣道:"我之前在煩惱,怕戰爭科技攀升太快,思想跟不上,如小孩舞大刀,會不會把自己傷到。"

  現在他不煩惱了,因為他發現自己做不到。

  他甚至連黃火|藥的配方都不知道!硝化棉倒是知道,但他不知道怎麼製備純硝。

  這等基礎化學品,都是學校直接批量購買,他批條子拿。

  子楚努力思索,讓自己跟上朱襄的思想。

  "有道理。所以儒家所說,不僅用律令約束國人,也要用道德約束國人,這很必要。"子楚道,"科學技術也要牢牢把握在官府手中。"

  朱襄道:"普通人就算學到了基礎知識,想要做出更厲害的兵器也很難。你看我做出過什麼厲害的兵器嗎?"

  子楚失笑:"你這麼說,我鬆了口氣。"

  朱襄從桌上爬起來,道:"完善基礎科學教育很重要,如果能與思想文學教育並重的話,說不定我們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子楚無奈:"你怎麼總是想過於遙遠的事。先從秦國統一天下想起好嗎?"

  朱襄也很無奈:"這還需要想嗎?是想你當秦始皇,還是政兒當秦始皇?你們父子二人自己去搶,難道還要我拉偏架?"

  子楚嚴肅道:"說不定真的要你出面。要是政兒想當秦始皇,逼宮篡位怎麼辦?"

  朱襄狠狠翻了個白眼:"如果政兒真的猖狂到為了一個秦始皇名號逼宮篡位,他就當不了秦始皇了。"

  只有蠢貨才會將自己完美無缺的繼承人身份,用莫名其妙的理由打上汙點。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很謹慎,謀定而後動,會斟酌好所有得失。

  子楚哈哈大笑。只要朱襄與他一起笑話政兒,他就高興。
雖然朱襄並沒有笑話贏小政。
 朱襄願意主管此事,子楚就不用再詢問他人,直接把科學院在咸陽學宮裡開起來,作為隸屬於咸陽學宮的一個機構。

  朱襄認為,以後咸陽學宮可以"分院",物理、化學、醫學、經義、地理等學科,遲早要分開。

  子楚聽完後,認為再在咸陽學宮之上加一個機構更好。這個機構可以併入"博士"體系中,屬於秦國的官吏。他們只需要埋頭研究。

  但朱襄反對。如果只是拿固定的錢辦事,很可能讓他們混日子,沒有進取心。

  兩人聊到日落月升,燭火燃起,也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這樣重大的事,一兩日聊不完。

  子楚興致勃勃啟程,拉著朱襄回咸陽,找群臣和咸陽學宮的學者們一同商議此事。

  現在咸陽學宮修習各種學問的學者眾多,是時候分一分科目了。

  按照學說分科目,容易讓學生們"站隊",因思想隸屬,而形成實質上的隸屬關係;以學問不同來分學科,學生們學習的只是知識,跟隨的還是不同思想派別的老師,不容易被老師的思想裹挾。

  子楚身為秦王,也與歷代秦王一樣,很厭惡百家那種名義上是師生,實際上組織過於獨立,脫離官府控制的學術團體。

  墨家和農家的組織架構已經解體,就是他們能繼續在秦國傳播學問的代價。

  儒家本來也有較為嚴密的組織架構,不過因為荀子和遵孟子為師的魯儒不對付,內部除了孟子、荀子的學說還有其他流派,已經打得很激烈,所以秦王暫時沒有對儒家學子動手。

  秦王子楚和歷代秦王都支持荀子。因為荀子對儒家的改造,就是後世所謂儒家的糟粕,"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這樣改造下去,忠君思想融入儒家的骨血中,帝王就不用擔心儒家反噬。

  不過秦王也不會把寶都壓在儒家身上。

  巍巍大秦,所有思想無所不包。就像是將來的秦人中有六國人一樣,秦國統一的思想,也是包含諸子百家後的統一思想。

  當秦王擁有了朱襄這張牌後,社會矛盾緩和許多,他們便生出了更大的野心。

  秦王子楚回到咸陽,蔡澤和藺贄出門相迎。

  朱襄站在秦王子楚身後,直直地受了蔡澤和藺贄一禮。

  蔡澤和藺贄抬頭看向朱襄。

  朱襄對他們報以無辜的眼神。

  蔡澤和藺贄對視。

  蔡澤:他是故意的。

  藺贄:這傢伙就欠揍。

  藺贄對秦王子楚道:"君上,能暫時容忍一下臣的失禮嗎?"

  藺贄沒有說他要做什麼,秦王子楚已經非常默契身體一側,把身後的朱襄露了出來。

  "寡人准許你失禮。"秦王子楚對其他卿大夫道,"眾卿先散去吧。藺丞相要與長平君敘舊。"

  卿大夫們本來想走,秦王這麼一說,他們就不想走了。

  有熱鬧看!

  秦國法令森嚴,死氣沉沉,難得有樂子看,卿大夫們走不動路了。

  荀子柺杖往地面上一砸,罵道:"不要在這裡丟臉!"

  擼起衣袖的藺贄立刻把衣袖放下來,恭敬道:"是,荀子。"

  然後荀子舉起柺杖,在朱襄背後一砸:"相國和丞相向秦王行禮,你怎麼不避開?"

  朱襄一邊回答一邊拔腿就跑:"我故意的!我就是想看他倆氣急敗壞的模樣。"

  荀子眼睛瞪圓。

  廉頗抱著手臂道:"幾年不見,朱襄和以前沒區別啊,仍舊這麼喜歡故意氣你。你還跑得動嗎?跑不動的話,我把朱襄小崽子拎過來給你教訓。"

  荀子咬牙切齒道:"回去再教訓,不要在城門口當眾丟臉。"

  廉頗搖頭嘆氣:"他自己都不覺得丟臉,你何必替他維護臉面?"

  荀子瞪廉頗。

  廉頗繼續嘆氣:"行行,我不說了。唉,好久沒回莊子,不知道我住的小院有沒有打掃。"

  荀子道:"朱襄雖不在咸陽,秦王和蔡澤、藺贄常來莊園小聚,莊園時時刻刻有人打掃。你住的地方原本是什麼模樣,現在還是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