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上加狂 作品

第76章 第 76 章

 楚琳琅再次誠惶誠恐地表示不敢。


 就在這時, 太后宮裡的太監卻來傳喚楚娘子,說是太后要立刻見她。


 看著靜妃娘娘跟前的太監在,太后跟前的安公公笑道:“小泉兒, 你不在靜妃娘娘跟前伺候, 怎麼跑到這兒來了?”


 那叫小泉的太監也沒料到太后會這麼快叫人,於是訕訕一笑,自是找藉口離開了。


 安公公衝著那人的背影冷笑一聲,轉頭便請楚娘子到宮裡殿旁等。


 楚琳琅這才知道, 原來太后還沒聽完經, 應該也不會現在召見她。


 那麼方才安公公的話,明顯是特意給她解圍了。


 想到這,她不由得再次感激地朝著安公公道謝。


 安公公微微一笑:“司徒大人說你第一次入宮,讓雜家幫襯一二,算不得什麼忙, 楚娘子不必多禮!”


 原來安公公的侄兒在一年前有一場官司頗為撓頭,是當時任大理寺少卿的司徒晟幫忙解決的。


 安公公欠了份人情,所以司徒晟請他幫襯這楚娘子,他自然樂得代勞。宮裡的老人精,比誰都清楚,誰是陛下眼前的紅人。


 又過了一會, 前面佛堂的木魚梵音停歇, 才有人叫楚娘子進來。


 等入了佛堂,楚琳琅一眼正看見原來陶雅姝也來了, 跟她的母親盤坐在一位雍容華貴的白髮婦人身邊,而她的女夫子華氏也在。


 她們應該是陪著太后一起剛剛聽完了佛經, 除此之外, 還有一位白鬚和尚與她們對坐。


 看來那位白髮貴氣的老婦人, 就是太后了。


 楚娘子按照陶雅姝教她的禮儀,規規矩矩地給太后行禮之後,太后在宮人的攙扶下坐回椅子上,滿意地看了看楚琳琅:“果然容林女學教出來的,個頂個的像樣子,走近些,讓哀家好好瞧一瞧。”


 楚琳琅連忙起身向前走了幾步,復又跪下。


 太后凝神看了看,不由得笑道:“如今的孩子,長得真是越發的好,這等出眾模樣,我這般年歲,看遍了宮裡的那些孩子,也沒看過幾個。”


 華氏也笑著道:“可不是,我第一次見時,也覺得楚娘子生得好,這‘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什麼光景,可算是有真人可以想想了。”


 也不怪太后和華氏如此誇讚。楚琳琅是江南水鄉的姑娘,本就生得纖細婀娜,再加上她那身賽雪肌膚,當真是讓人眼前一亮,越看越愛看。


 這世間,可不光是男子愛美人。就是女子也喜歡看一看模樣俊俏的小姑娘,養眼的,便如鮮花,總能叫人賞心悅目。


 太后笑吟吟地轉頭問華氏:“就是她這麼個纖瘦弱女子,救下了那麼多人?”


 華夫人笑著道:“若不是我親身經歷,恐怕也不敢信,楚娘子當真是巾幗女豪傑。”


 楚琳琅身在宮中可不敢賣弄口舌,只是老實回答太后的話,表示若不是眾人皆英勇退敵,只怕也不會讓這麼多女眷全身而退,她也是後怕得很。


 太后卻滿意點了點頭:“雖然是個女子,但是膽色不俗,我是連著聽了幾個從江口回來的夫人誇讚你,說是你努力說服眾人下船,救了她們。來,給哀家說說當時的情形。”


 楚琳琅立刻明白了,久居宮裡的老婦人這是要聽說書。


 這個她可很拿手,於是便將當時的情形,加了些刺激佐料,來了段繪聲繪色地講述。


 這聽得太后頻頻吸氣,連一旁出家了的靈雲大師都聽得有些入神。


 就在一眾人談笑風生時,卻聽外面有人來報,說是靜妃娘娘聽說靈雲大師來給太后講誦佛經,特意帶了一卷抄寫的佛經進獻太后,順便請大師代為開光。


 太后不管宮裡內務多年,對這位代為掌理六宮的靜妃雖然看不順眼,但多少要給些面子,便宣靜妃入了佛堂。


 楚琳琅在一旁偷偷瞟了一眼,這位能在宮裡獨寵多年的靜妃娘娘倒並非想象中豔麗動人的樣子,而是長相文靜,很是纖瘦,走的是病西施一類的路數。


 據說靜妃娘娘曾經也是丰韻健美過。可這麼多年來,她一直刻意模仿逝去的方表姐,甚至為了模仿表姐病弱嬌娘的身段,每日只定量一餐飯,從來都沒有吃飽過。


 於是,憑藉著這副病懨懨的模樣,靜妃娘娘寵冠六宮多年,沒有對手。


 楚琳琅很敬佩這種為了爭寵不惜一切的毅力精神,同時也對這種功利心機的女人敬謝不敏。


 但是很明顯,今日這位靜妃娘娘前來,並無太多敬佛之心,走進來給太后請安之後,那一雙眼便立刻落在了楚琳琅的身上。


 太后給靜妃娘娘賜了座,靜妃娘娘卻繞開了太監搬來的椅子,特意坐到了楚琳琅的對面,上下打量著她道:“你就是那位勇救女學的楚娘子?這幾日宮裡宮外,可都是在傳揚著你的事蹟啊!”


 楚琳琅羞怯一笑,裝出副拘謹的樣子不再說話。


 司徒大人說過,入宮多看少說,少說才能少出錯。


 這個靜妃,先前就要見她,被安公公搪塞了回去。這回子又主動來到了太后的跟前,明顯是窩著一股子邪氣來的,就是不知在這太后跟前,靜妃是不是能稍微收斂些統管六宮的管事娘娘的氣焰。


 果然,靜妃冷笑了一聲開口道:“你救了這麼多人,原是該賞的,只是可憐我那侄女獨獨沒有被救下來。她活著時候,為了顧忌名聲,她孃老子全家都不肯吭聲。如今我那可憐的侄女兒就此沒了,我這做姑姑的卻不能不問。今日這女學的管事華夫人也在,本宮正好要問問,當初為何偏偏只她沒有下船!聽說……這個楚娘子與宜秀那孩子一向不和,就在此之前還大吵了一架,可有此事?”


 聞聽這話,太后都是一愣,顯然沒想到靜妃娘娘竟然跑到自己的宮裡發難。


 而且這話,太后也是頭一次聽說,不由得也抬眼看向楚琳琅。


 楚琳琅聽出了靜妃話裡的不善,也吃不準是什麼人跑到靜妃那搬弄了是非,所以她只是如實回答:“當時水匪未到,雖則民婦說了,大家也是半信半疑。宜秀郡主當時困得很,執意要留在船上睡,誰的勸也不肯聽,是以才有了後面的劫難……是民婦的錯,若當時也陪著郡主留下來,說不定還能與那些水匪搏一搏。民婦比這些同窗都痴長些年歲,平日都拿她們做妹妹看,若是有旁人說的爭吵,大約也是閒著鬥嘴幾句,也是不大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