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重整河山 作品

第21章 犧牲不會被忘記,終有人會記得

  江東慷慨激昂的一番話說得大頭兵們熱血上湧,都有了殺小鬼子的衝動。

  江東心裡其實是有些羞愧的,在他原先的那個時空,由於諸多原因,後世很少有人記得淞滬戰場上犧牲的英雄健兒,每每提及此次戰役,後事人最先想到的是國軍的大潰敗。

  許多無知無畏之人甚至張口就噴國軍喪城失地、丟人現眼,他們並不願承認在淞滬短短三個月之中有幾十萬的中華健兒前仆後繼地犧牲在抵抗侵略的戰場上。

  這犧牲的幾十萬將士,上至將軍下到小兵,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名字,都有一個屬於他們的家庭,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血肉飽滿的人。

  他們的犧牲要有人記得,他們所做的一切不應被忘記。

  江東越想越覺得自己的使命沉重,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

  膽小的木村直到將自己的防守陣地修好之後才敢發動進攻,他認為之前山下中佐使用毒氣彈進攻的方法是很愚蠢的,沒起任何效果的同時還葬送了他的大隊。

  木村決定發起堂堂正正的進攻,不使用任何的陰謀詭計。

  因為他知道中國人是玩陰謀詭計的祖宗,只有炮火和鋼鐵才是現在中國人所沒有的。

  。。

  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日軍很快就衝到了陣地的前方。

  江東營有了師部和集團軍支援的一批武器彈藥,弟兄們可以毫無顧忌的開火。加之殺敵之心迫切,士氣旺盛,小鬼子的多次進攻都被打退了。

  進入10月中旬,日軍對溫藻浜一線的猛烈攻擊終於被國軍遏止,雙方進入了慘烈的相持階段。

  江東營正面的小鬼子每次以半個中隊的兵力發動進攻,上千人不停的輪換,對江東營採取車輪戰。

  雖然打退了小鬼子的一次次進攻,但陣地上的弟兄每天都在遞減。

  在這段艱苦難熬的時光裡,全營將士最期盼的就是每天從師部送來的報紙。

  那個叫蘇青的記者每天都在用他的筆描寫江東的弟兄們,儘管他從來都沒有來到過陣地上。

  李學林每天都堅持給弟兄們讀報紙,他自己也樂在其中。

  就是在這樣虛無縹緲的安慰下,江東營的弟兄擊退小鬼子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營長,你說這仗咱們能打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