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重整河山 作品

第884章 打倒腐敗政府

  第三帝國的浩蕩大軍順利渡過頓河,在他們的前方是開闊的平原,在平原後是若隱若現的斯大林格勒。

  毛熊的失敗是在整條戰線上同時發生的。

  因為錯誤估計了敵人的實力,從莫斯科和列寧格勒方向出擊的毛熊軍隊也被當頭一棒,打得暈頭轉向,損失連連。

  看清形勢後,慈父終於放棄了不切實際的進攻。

  毛熊大軍重新集合到了以列寧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為中心的南北防線之上。

  失敗和亡國的陰影再次將所有人籠罩。

  ………

  5月1日,重慶軍事委員會。

  “關東軍和華北方面軍覆滅後,日本在華兵力已經嚴重不足了。”參謀總長何應欽對照著地圖對校長和一眾高級將領說道:

  “現在只有華東、華中和華南的日本中國派遣軍了,他們已經完全放棄了向長沙、長江三峽以及中原地區的進攻,全部轉入防守。”

  “校長、諸位同僚,屬於國軍的大反攻時機已經正式到來!”

  中原已經落入了江東之手,接下來要進行的是對日寇中國派遣軍最後一戰。

  長江中下游是整個國家經濟最發達、城市密集度最高的地區,如果這些地方再落入江東手中,那麼中央政府就徹徹底底的沒了威嚴。

  中國派遣軍的實力趕不上日本關東軍,軍委會的眾人都相信江東有能力取得這最後一戰的勝利。

  今天主要討論的是德械師主動出擊,以及光復華中、華東之後的歸屬問題。

  華中、華東不比華北和東北,無數人的利益都在這些經濟發達的地方,也是在座的眾人能否重回權力之巔的最重要保證。

  何應欽說完之後,陳誠便語氣急切地道:

  “我們一共有60個德械師,可以抽出10個德械師負責西南方向的防禦,剩餘50個師全部投入到華中和華東的作戰中。”

  “50個德械師,七八十萬人,一定能夠光復武漢、南京!”

  校長一邊聽一邊點頭,最後一戰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他都一定要參與。

  白崇禧表現得較為淡定,他看了委員長一眼後道:

  “我們是從西向東,第六兵團是從北向南,很明顯,光復華東和華中,江東更具優勢。”

  “可以把江東排除在這最後一戰之外,但單憑德械師的力量我們又無法擊敗日本中國派遣軍。”

  “第六兵團是一定要參與的,這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戰後各主要城市的歸屬問題。”

  “江東不可能交出中原、華北和東北,也不可能交出兵權,如果是第6兵團佔領了南京和上海,我們又該如何辦?”

  “中央和地方的問題一定要解決,不然國將不國!”

  會議室裡的氛圍變得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