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離Ari 作品

第三十六章 轉圜

 蕭明月聽見陸九瑩的聲音,終於讓緊繃的身體略有一絲鬆懈,她迎面望去。


 陸九瑩提著襦裙不顧吏卒的阻攔跨過門檻,院中冰雪早已融化成汙水,沾染在絲履邊沿顯得泥濘不堪。她渾然不似往日那般徐行穩重,髮髻上的石榴步搖撞出清脆聲響。


 陸九瑩立於眾人面前,一派王室貴胄之勢,清冷的目光掃過府中慘痛之景,繼而手持鎮北侯府的符牌再次說道:“我乃楚郡翁主,蕭明月是我的貼身女婢,並非罪人。”


 鎮北侯府的符牌示出,“陸”字仿若一柄利刃懸在頸端,御史中丞和廷尉左監不免心中一驚。


 他們怕的並不是楚郡翁主,而是女子身後煊赫的世家大族,放眼十三州內,論長明王和鎮北侯除了聖上無人敢輕易得罪。但二人在赴楚前也知曉聖上欲借西境實削藩之舉,所以其中微妙,猶如針尖。


 御史中丞與廷尉左監恭敬地朝陸九瑩行禮,前者先道:“翁主安,我乃御史中丞張時年。”後者附和:“我乃廷尉左監馬伯舒。”


 陸九瑩儀態文雅,言語卻如同冰雪消融般寒涼:“素來聽聞平陽張氏忠孝,扶風馬氏英勇,今日一見二位大人風姿,果然如此。”


 不知為何,兩位大人聽著翁主的讚譽之詞,總覺得有些諷刺。


 御史中丞最先回過神來,他索性將話頭重新引入正題,問道:“不知翁主所說的蕭明月可是宋氏子女?宋氏商隊所犯闌出之罪,此罪當誅。”


 陸九瑩抬手指了指蕭明月,接上話:“她並非宋氏親生女,不過是我寄養在此處的女婢。大人如此咬定宋氏闌出,那便是已經徹查州郡關口,言之有據了?”


 御史中丞看了廷尉左監一眼,後者上前微微頷首:“翁主,此案于都城已審,我二人前來楚郡則是奉命拘捕。”


 陸九瑩頗為凌厲的反問:“大人若只是拘捕,為何舉刀殺人?”


 廷尉左監並不畏怯,他直言道:“若有反抗者,自是殺無赦。翁主前來帶走自己的女婢,吾等不敢多言,可若是想阻攔廷尉府緝拿罪人,那便是萬萬不能。”


 雖然陸九瑩出現得突然,但她開口索要之人是外姓,便不算壞了規矩。只是宋家養女是楚郡翁主女婢一事,李太守與趙刺史竟然沒有提前說明,這讓御史中丞與廷尉左監心裡甚是不痛快。原本可以將事情做得圓滿,豈料橫生枝節。


 長安大人們已經鬆了口,表明蕭明月可以走,但宋飛鷹與夜奴不行。


 這讓陸九瑩此時顯得有些孤弱,故而她轉身看向李太守與趙刺史:“太守為一郡之長,刺史亦要監察百態,宋氏究竟有沒有犯罪,二人大人是最清楚的。”


 分明之前孝帝遇刺是他們送來的消息,遂而懷疑宋氏商隊與此事大有關聯。可眼下莫名定了個闌出之罪,罪從何來卻也無依無據。


 面對陸九瑩的詰問,這般場合怎可有人會道明暗藏玄機。


 李太守算是陸九瑩半個夫子,於崔氏門下多次授業解惑,可當兩人真的站到了各自位置,卻是這般讓人喟嘆。他並未如人所願,而是婉轉說道:“此案已由長安定奪,不是我們能把控得了的……”


 “既然郡縣無能,那趙刺史便可為宋家入都城求辯,這亦是分內之責。”


 趙刺史也被指摘,面上有幾分異色,他反問:“翁主怎知宋家無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