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第 324 章



 “對呀,而且現在村裡收快遞也方便,村口小賣部就能代收。”


 幾個人聊著聊著,不知道怎麼的,就從網購聊到了年輕人回村這件事。


 “其實家裡人要是不要管東管西的,年輕人做什麼他們都看不慣,都要嘮叨幾句,我還挺喜歡留在老家的。”電商中心一個小夥子嘆息道。


 “是啊,老家多好,吃住都在家裡,花銷少,壓力也不大,不像城裡,有些廠子招工的時候說的好聽,包吃包住,進去才發現,住的是十幾個人的上下鋪,下班洗澡都要排隊排半天,吃的連豬食都不如,要不是在老家呆不住,誰願意去外面吃苦受罪呢?”廖靜虹對這個感受最深。


 她出去打工比其他人都早,可以說什麼苦都吃過,住過最差的宿舍,半夜老鼠落到床上,她都累得不想動彈,就任憑老鼠在她被子上爬來爬去。


 她還遇到過一個特別摳門的私人企業老闆,為了省錢,一年到頭就給他們吃水煮包菜、豆芽湯,難得中午加一個肉菜,一斤肉裡面恨不得摻進去十斤大白菜,運氣不好的,一勺子下去,全都是大白菜,一片豬肉都找不到。


 如果不是為了掙錢,誰願意背井離鄉去受這種罪呢?


 更可笑的是現在還有一些磚家,整天在網上批評年輕人不願意進廠吃苦了,沒有奮鬥精神。


 廖靜虹真想呵呵他們一臉。


 這麼愛吃苦,你怎麼不送你自己家孩子進廠打螺絲、踩縫紉機呢?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把你家孩子送到國外去讀名校?讓他們回國打螺絲呀,多有奮鬥精神?


 胡浩洋苦笑一聲:“其實,我倒是覺得,不是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吃苦了,而是他們看到身邊其他同齡的年輕人都過得那麼好,不甘心只有自己吃苦罷了。”


 說這句話的磚家,可能沒有考慮到時代背景。


 他們那個年代的年輕人肯吃苦,是因為不管是官二代還是農二代,大家都要去基層鍛鍊,都要去廣闊的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家都一樣在吃苦,自然就沒有那麼多的不平衡了。


 可現在呢?


 他們在廠裡打螺絲的時候,各種“二代”們,正坐在國外的名校裡接受最好的教育。


 他們在廠裡吃著難以下嚥的水煮菜的時候,同齡的二代們,正在五星級酒店、高檔餐廳、私房菜館這些地方,享受著一頓動輒上萬元的大餐。


 他們為了買一輛電瓶車省吃儉用的時候,同齡的二代們,或許已經擁有不止一輛百萬級別的豪車了。


 憑什麼呢?生而為人,憑什麼你們的孩子錦衣玉食,我們就活該進廠打螺絲?


 磚家們可能是真不明白,也有可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反正就是沒人在指責年輕人的時候,好好想想,現在的年輕人,過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


 同樣的,胡浩洋也在露營燒烤的時候,向小夥伴們袒露了心聲,向他們解釋了,自己為什麼要慫恿廖靜虹和家裡人鬧騰。


 他就是想讓村裡這些長輩們看到,他們這一代年輕人,和老一輩不一樣了。


 想讓他們回到家鄉,結婚生子,在家鄉紮根創業,那就必須要尊重他們年輕人的習慣,尊重他們對人生和婚姻的選擇。


 而不是像老一輩對待他們的子女那樣,包辦子女的婚姻,對子女的人生指手畫腳,明明自己這一輩子過得非常失敗,還要用自己那些已經失敗了的所謂“人生經驗”,去教訓自己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