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問仙道 作品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化神中期

  真如尊者數遍寶庫,唯有一嘆,合十道:“如此,有勞道長了!”

  他依然要承秦桑的情,秦桑借《七師佛印》參悟日輪印,與他們交流心得,對鏡臺寺是有利的。

  “日輪印佛理玄奧,貧道也想請貴寺高僧指點佛法。”

  秦桑含笑還禮。

  合則兩利,論道同樣對他有好處。

  在風暴界中州,有一段時間,他觀覽參詳過佛經,現在思來,內中經義和金剛一脈殊為不同。

  佛法有別,便是道統之別。

  鏡臺寺傳自金剛一脈,想必能給他一些啟發。

  說話間,二人走出金剛浮屠塔,外界天光大亮,真如尊者道:“貧僧打算閉寺封山,攜弟子遷往內地,待選定落腳地點,再傳訊道長。”

  聞言,秦桑詫異問道:“我觀道庭尚無動作,局勢竟危險至此?”

  “歷來大戰,均有預兆,妖神之亂便是最明顯不過的預兆,以後終有一亂。往日只會遷走真傳弟子,留存香火,但貧僧有種預感,此次慘烈程度恐遠勝往昔。敝寺別無外援,偏又處於夾縫之地,唯有遠走避禍,”真如尊者嘆息。

  秦桑恍然,此界佛門孱弱,正是這份謹小慎微,鏡臺寺方能傳續至今吧。

  回到寺中,秦桑又停留數日,參禪讀經,頗有所得。

  不久,辭別真如尊者,返回壺中島,正好靈虛大師遣道庭使者送來幾枚瀅花丹。

  作為回報,秦桑又在《盤瓠真經》挑了一張丹方,請使者送回。

  瑣事了結,秦桑也不久待,請相熟道友留意靈材寶藥,便立刻啟程北行,沿途無礙,返回花田洞府。

  回到洞府,秦桑先是參悟日輪印,自認非朝夕之功,遂放在一邊,以修煉為重。

  功法之道已然明悟,又有毒功和飛昇劫雷相助,是時候專心苦修,衝擊化神中期了!

  喚出天目蝶,餵給她一枚瀅花丹,秦桑心念告知天目蝶為自己護法,沉心入定,運轉周天。

  ……

  歲月悠悠。

  不知不覺,二十餘年時光一晃而過。

  二十餘年,對化神修士而言算不得什麼,可能參悟一門道術也要這麼久,閉關幾十上百年更是常事。

  秦桑的修為卻在短短二十年取得驚人的進境,速度之快,常人無法想象。

  這些年間,秦桑幾次返回具山治,每次均來去匆匆。

  畢竟,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與執劍真人論劍,與鏡臺寺高僧談佛,和齊大師討論煉器之道,不斷完善寶甲的煉製之法。靈虛大師和顧大師也跟他有書信往來。

  另外,秦桑按照約定,設法求購多種珍稀藥材,送去妖國,交給莫行道。

  一部分用於鑄壇,另一部分助莫行道修復傀儡之軀,恢復修為。

  其餘時間皆在苦修。

  修行如此順遂,是秦桑從未體驗過的,以前他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自己在化神期還能有這麼快的修煉速度。

  往日那般艱難,秦桑從未言棄,如今更不會有半分懈怠。

  ……

  此時,是那場大戰後的第二十三年。

  洞府一如既往的安靜。

  天目蝶似乎預感到了什麼,不斷圍繞著秦桑飛行,蝶翅上的電弧之光映照的洞府內影影綽綽。

  秦桑盤坐於蒲團,氣息微不可查,似在沉睡。

  漸漸地,天目蝶扇動翅膀的速度變得緩慢,最後化作一道流光,投入秦桑氣海。

  接下來是很長時間的寂靜。

  直至數日後。

  ‘啪!’

  地面上一個玉瓶破碎,花露自行飛到秦桑唇邊,被他吞下。

  不多時,秦桑的氣息突然開始劇烈起伏,頓時引得洞府內靈氣激盪,虛空生波。

  波瀾之激烈,肉眼可見,並影響到了洞府之外。

  洞府所在的山峰似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種狀態持續了數個時辰,幸好有防護大陣,否則此山已被夷為平地。

  轟隆隆之音傳遍花田空間。

  影響繼續擴大,上方憑空誕生朵朵陰雲,不斷向洞府上方匯聚。

  陰雲越來越厚重,好似天將崩塌一般。

  未幾,從洞府傳出陣陣悶雷之聲,靈氣震盪陡然加劇,天地元氣開始以此峰為中心轉動,形成一個肉眼可見的靈氣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