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問仙道 作品

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科儀

  這其中多為脩金印壇的修士,不乏洞玄高真,或聯手行殺伐之術誅敵,或施展種種神符輔佐同道。

  和獸潮比起來,道門一方的勢力看似薄弱,但一切井然有序,進退有度。

  道門分兵數股,衝進獸潮,如一道道洪流,又能彼此呼應,摧枯拉朽,在獸潮之間來回衝殺。

  兵鋒所指,血流漂櫓!

  這時,仙城裡響起若泉真人溫柔的咒音,聲音不大,每位修士、兵馬均清晰可聞。

  “玉炁化流,神靈下照,

  駕魁乘罡,現諸九天。

  九地生民,命祿俱昌。

  長生久視,永不死哀。

  急急如律令!”

  聲音入耳,宛若春風化雨。

  在戰場上衝殺的妖兵和修士,許多殺意盈胸,幾乎要忘卻一切,聽到咒音,都恢復了幾許清明。

  只見仙城上空,籙壇陣中,一座籙壇高升半空,又有一座座籙壇相隨,拱衛在周圍。

  中心籙壇上的修士正是若泉真人。

  她沐浴神光,表情溫柔,宛若九天聖母下凡,不忍觀世間苦難,玉手輕輕抬起,天醫杖靈光萬丈。

  光芒化神符,凝於虛空,赫然形成一道幾乎能夠貫穿仙城的巨型神符。

  符字垂芒,神符如旗幡飄揚,最終砰然破碎。

  萬點靈光飄向城外,紛紛落到正在衝殺中的妖兵和修士身上。

  妖兵們的感受最為明顯,它們彷彿獲得了無窮的生命力,氣血前所未有地旺盛。

  身上的一些傷口裡,血肉開始蠕動,痛意消退,瞬間便恢復如初。

  哪怕傷及要害的重傷,也減輕了不少。

  並且,在治癒他們的傷勢後,符力並未消退,還會持續存在。

  施展出這道神符,若泉真人的臉色變得異常蒼白,周圍的籙壇上,輔佐她的修士不乏身體搖擺,若非神力加持,早已承受不住。

  若泉真人深吸一口氣,取出一個玉瓶,將瓶中靈漿吞下,盤坐壇上。

  其他修士也各自取出丹藥之物,吞服恢復。

  這道神符消耗極大,但效果立竿見影。

  霎時間,道門一方氣勢大振,嘯聲如雷,竟一鼓作氣將獸潮殺退百里。

  不止這一座仙城。

  在其他仙城,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或固守不出,或衝殺獸潮。

  沒過多久,南北邊境的仙城均被獸潮包圍。

  鬼方國和具山治亦無法倖免,兩治雙山已然變成了此界的孤島。

  北方妖雲如海,南方風暴滔天。

  ‘轟!’

  忽有一座道門仙城迸發金光。

  金光直射霄漢,千里可見。

  彷彿是一個信號,其他仙城接連射出金光,一道道金光遙相呼應。

  金色光輝照耀天地。

  極真靖仙城。

  若泉真人心有所感,睜目眺望遠方。

  整個北部邊境,如一條金色的長蛇橫貫東西,連成一片,組成金色長城,護衛著後方的道門腹地。

  一時之間,道門局面大好。

  獸潮被阻擋在邊境。

  不過,具山治和鬼方國則要慘烈得多。

  具山治的情況稍好一些。

  人族一方。

  雷霆左右府修士出面,組織北境修士,以星島仙湖為憑依抵抗獸潮。

  南方本就人煙稀疏,陰天宮修士和黃泉道的道門大軍結陣固守。

  妖國一方,各大妖國同氣連枝。

  具山治的修士、妖修,只是被殃及的池魚,許多神色彷徨,麻木地廝殺。

  他們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只能等待鬼方國和道庭分出勝負。

  至於鬼方國,可謂生靈塗炭。

  妖族大聖孤注一擲,將精銳調去黃泉道和大聖府守護鳴妖鼓,外圍防禦之力薄弱。

  鳴妖鼓無法控制如此龐大的獸潮,只能竭盡全力引導真君級大凶。

  獸潮衝進岡山治,摧毀一座座妖城,大肆屠殺,將原有的一切破壞殆盡,慘不忍睹。

  都功印雖能接引神庭之力,抵禦六天故氣,但也不能獨立向外擴張,建造靖壇、都壇和分壇的作用便是在此。

  只有法壇存在的地方,才能受到都功印庇佑,被納入治中。

  妖城崩塌,法壇被毀,六天故氣立即侵襲而來,和具山治失落的領地一樣,再度淪為孽原。

  即使日後趕走獸潮,再想重建,也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