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問仙道 作品

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禁書

  “第一式,白雲出岫!”

  伴隨著石姓青年的講述,他整個人幾乎變成了一團劍光。

  勁風颯颯,竹葉簌簌而落。

  石姓青年於林中舞劍,一招一式都精妙非常,遠勝陳秀才傳授的槍法。

  玉朗瞪大眼睛,耳朵聽著石姓青年講述,生怕錯過一絲一毫的細節。

  不多時,石姓青年將《君者殺劍訣》演示了一遍,收劍而立。

  “記住了?”

  玉朗閉上眼睛,想了一會兒,輕輕點頭。

  “在學這門劍訣之前,還有幾部武功,需要先掌握。為兄正是根據這些武功,參悟出劍訣。第一部,名斷江神刀!”

  石姓青年以劍為刀,又演示了一門刀訣。

  如此連續演示多部武功,每一種都只需演示一遍,玉朗就能完全記住。

  “資質果然不錯,可惜武道終非大道,”石姓青年搖頭嘆息,將手中劍拋給玉朗。

  “兄弟沒有趁手的寶劍,先拿去用吧。此劍在凡間算得上神兵利器,其實只是一件不入流的法器。”

  感應了一下手中寶劍,確實如此,玉朗便不推諉。

  回過神來,發現已是日暮時分,不知不覺到快散學的時候了。

  玉朗大叫不好,匆匆跑回學堂。

  石姓青年一直等到玉朗和小五散學,和他們一起返回道觀。

  在路上,石姓青年繼續講述各種武功,摻雜著他遊歷江湖時的經歷,精彩紛呈,令玉朗無比嚮往,連小五都聽得津津有味。

  回到道觀,石姓青年等最後一個病人離開,奉上欠下的靈石。

  看著秦桑拿起筆,在豆大的燈火下抹去賬目,一如凡間的道士。

  石姓青年不由感嘆道:“在下只來過青羊觀兩次,可不知為何,每次一進來,心神都能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寧靜。不愧為清淨地,在下都捨不得離開了。”

  話雖如此,石姓青年很快便告辭了,玉朗親自將他送出道觀。

  ……

  不知不覺,師徒三人已經在青羊觀度過了四個年頭。

  青羊觀依然如故。

  每天上山求藥的人數變少了,但路程越來越遠了。

  秦桑之前和陳秀才商量,壓了小五和玉朗三年,和同年的蒙生們一起讀完蒙學。

  按規矩,蒙生們這時候該參加童試,錄取後便成為童生,可以去縣學或者其他書院進學了。

  不過,陳秀才的學堂也算一處書院,他雖是秀才,卻素有才名,不少同為秀才的讀書人對他傾慕有加,常年留在學堂,討論經義、吟詩作賦,暗中以師禮待之。

  有些童生,只去縣學點個卯,繼續在學堂讀書。

  沒能通過童試的,或者像玉朗和小五一樣沒有參加童試的,經陳秀才考察後,也會和童生們安排在一起,研讀更深的經典。

  事實上,小五和玉朗早已將這些學完了。

  陳秀才經常會給他們‘開小灶’,甚至動用人脈,特地從州城、府城為他們求書,尤其對玉朗寄予厚望。

  記不清勸過多少次,玉朗始終不改初衷,陳秀才慢慢死心了,但並未因此慢待他們。

  這幾年,玉朗過得很充實。

  自從將君者殺劍訣傳授給玉朗,石姓青年每隔一年半載,還會來青羊觀拜訪。

  並非為求藥而來。

  每次到來,石姓青年都會帶來一些凡間的武學,作為禮物,送給玉朗。

  他自己也說不清,自己是想要報答這個小兄弟,還是為了尋求那份珍貴的寧靜。

  可惜他不敢在這裡停留太久,每次最多停留一個時辰,匆匆而來、匆匆而走。

  大雪初晴。

  玉朗正端坐聽講,神色微微一動,看了眼身邊的師姐。

  師姐弟對視了一眼,眼中都有笑意,休息時便結伴跑去了竹林。

  “石大哥!”

  看到竹林裡盤坐的石姓青年,玉朗興奮中帶著埋怨,“這次怎麼過了這麼久才來?”

  “為兄不能經常來打擾你們。”

  石姓青年笑了笑,沒有多解釋,上下打量玉朗,不無感慨道,“這麼快就修煉到煉氣期第十一層了,有師父真好!準備何時衝擊築基期,道長沒給你築基用的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