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爺 作品

第170章 短距離空間跳躍技術(上)

 這個理論非常有市場,許多知名學者在公開場合都表達了自己對於這個理論的認同,直到陳三水弄出來空間倉後,這個理論才失去了基礎依據。

 這一次在金蠶體內發現的空間摺疊一直讓陳三水有一個疑惑,那就是蟲族是如何維持住這種長時間的空間摺疊的?

 在礦場研究了一段時間後,陳三水發現蟲巢提供給金蠶的能量極為有限,有限到僅僅維持住了金蠶身軀的基本活性而已。

 金蠶殘軀的體型確實非常大,哪怕是維持基本活性所需要的能量也是不少,可這個能量在扭曲摺疊空間的面前卻是屬於可以忽略不計的部分,那麼金蠶又是如何利用這一點點的能量建立和維持這個空間摺疊的呢?

 通過進一步的研究,陳三水發現金蠶在摺疊空間附近的組織細胞的活性要遠遠大於其他區域。

 這些細胞向外釋放出一種很古怪的微弱能量,如果不是現在檢測設備的精度提高了,陳三水還真不一定能夠發現這種細胞釋放的這種微弱能量。

 深入檢測研究後陳三水發現這些細胞釋放的微弱能量會讓附近的空間朝著一個方向發生扭曲形成一種勢,這種勢會影響對附近一定範圍內的空間造成一定的同化影響。

 如果只是一個細胞,這種影響除非用最先進的檢測儀器才能勉強發現,但是如果這種細胞的規模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量變引發質變,最終能讓空間發生肉眼可觀測到的扭曲。

 金蠶殘軀裡有多少細胞?這個數字恐怕是個天文數字,在這麼多細胞的共同努力下,在金蠶的體內形成了一個近乎於完美的摺疊空間。

 最為關鍵的地方就是,金蠶細胞發出的這種古怪能量只會對空間進行扭曲,而不會影響到時間的變化。

 短距離空間跳躍技術正是基於對金蠶細胞的模擬而研發出來的,目前它的使用條件還很苛刻,星艦必須行駛在大質量天體的引力範圍之外,通過密佈在艦身周圍數萬個特殊微型力場發生器模擬金蠶細胞釋放的那種古怪能量對空間進行同方向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