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 作品

第258章 家書

    可那是之前。

    現在,在溫章的督促和指點下,溫珉開竅了,進步頗大。

    連山長方大儒都說,只要溫珉能繼續保持勁頭,等他成年之時,亦能有一番成績。

    溫章自是不用說了,那就是塊讀書的料子。

    兄弟兩人,上次月考,一個名列前茅,一個前進了好些名次。

    又說,前回京中去信叮囑,讓哥兒們練好騎射,府中不敢疏忽,除了書院裡日常的武科,也給哥兒請了騎射師父。

    比起家中其他瑣事,哥兒們的課業是最讓安氏高興的,與哥兒相關的事宜,她寫了很多。

    桂老夫人聽得也算津津有味。

    好事兒,誰不喜歡?

    連曹氏都是樂呵呵的。

    除了安氏的親筆信,溫章和溫珉也都各寫了一份,給桂老夫人問安。

    這兩封,老夫人是自己看的。

    “好呀,”桂老夫人笑了起來,眼角皺紋不少,但她心情愉悅,“沒什麼比哥兒姐兒們爭氣更好的事兒了。”

    老夫人越想越深以為然。

    看看,皖陽郡主揹著永壽長公主,傻乎乎地弄出那麼些事兒來,最後不單單是自己要倒黴,而是連累了自家。

    這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若是桂老夫人自己,添上這麼個討債鬼,怕是連多活一天都覺得累!

    桂老夫人看了眼溫宴,她想起了溫子諒。

    誠然,溫子諒的選擇是“連累”了家裡的,可桂老夫人卻不會說兒子錯了。

    平西侯府通敵的案子,如今看來內情頗多。

    溫子諒在當時,選擇了公理。

    留得青山在,是一種應對的方法,但據理力爭、讀書人一身氣節傲骨,又有什麼錯?

    老夫人痛心疾首時,會怪兒子傻,可傻,並不是錯。

    她對自己養兒子的本事,還是極其滿意的。

    三個兒子,除了“情種”,沒有什麼不好的。

    只要她多費費心,孫子、孫女們,定然能更上一層樓。

    桂老夫人面帶笑容,交代曹氏去寫回信,要注意什麼、提醒什麼,她全部列了出來。

    “是了,”桂老夫人想起一事,又與曹氏道,“皇上讓她們姐兒幾個都學會騎馬,前些天騎裝都做好了,我看穿在身上都挺精神的。可不能光有花架子,你安排安排,趁著天還沒有大熱,讓她們,尤其是慧姐兒、婧姐兒好好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