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 作品

第414章 跑不了廟

    生活必需的開支省下來了,他們可以更多的和同科們交流,書會、茶會的開支,總是要自己掏腰包的。

    再者,大傢伙住得近,探討和辯論也方便。

    有考生激動地進了順天府,嚎啕大哭著出來,嚇了好些人一跳。

    他抹著淚,道:“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我就是替我的同窗可惜,去歲為了給他父親看病,準備好的盤纏銀子全投進去了,今年只能待在家中,再攢三年銀子。若是知道只需路上開銷,進京後什麼都不用擔心,他家裡咬咬牙也得給他湊出來,不用浪費三年。”

    一番話,說得人唏噓不已。

    與之類似的狀況亦有不少,有些人愛說,有些人不愛說,但如此舉措,沒有哪個不誇的。

    在大朝會上提出此事的覃柏受了無數人的誇讚,上衙下衙路,被人認出來,圍著說一堆道謝的話。

    甚至有尋到他家裡去的,連連作揖。

    覃柏感動之餘,也不敢全然居功,幾次都說,皇恩浩蕩,是皇上重視考生,大傢伙要全力備考,不辜負朝廷期望,又說,出力做事的禮部與順天府才是居功至偉,若沒有他們日夜辛苦,這麼短的時間,事情不可能辦的這麼好,另外,他只是提議,讓他深刻感悟考生辛苦的是順天府的知事,對方品級低,便是大朝會也不能列席,自己不過是代為開口……

    態度懇切,說話周全,一時之間,名聲更盛。

    順天府亦得了些讚美,雖說是為朝廷辦事,但辦得認真不認真、是不是用心了,考生們都看得出來。

    衙門裡特特開了間屋子,挨著庫房,考生什麼時候來都可以。

    除了直面考生的兩位經歷,溫子甫亦搬到了這裡辦公,考生們對他也熟悉,知道他家也有個學生,去歲中了舉,這回不下場比試。

    有外向開朗的考生,幾次都跟他打招呼:“過些時候我們辦書會,大人讓令郎也來,大家切磋切磋。”

    順天府忙得有條不紊,兵部則忙得焦頭爛額。

    朱桓和霍以驍正式到兵部觀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