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 作品

第418章 不值當

    ()        香居書院。

    作為京中數得上名號的書院,在考生陸續抵達之後,也比往日熱鬧許多。

    杜老先生學問好,願意教人,即便不是自己書院的學生,只要送了帖子來,他都會替他們看一看文章,點評幾句。

    而這,也是外地學子累積名聲的一個方式。

    把最好的、最得意的文章,請一位位老大人、老先生們過眼,若能得一番誇讚、亦或是能得數位大家推舉,一下子就能從考生之中脫穎而出。

    因此,書院接到了許多帖子,得到回覆之後,考生們又會捧著文章登門來。

    在春闈前的小一個月裡,除了日常教學,也專門開堂,給學生們講一講其中優秀的篇章。

    如楊繼林這樣要下場的考生,可以在家溫習,也可以來書院聽講。

    都已經是走到這一步的書生了,無需先生們日日押著唸書。

    溫辭不考春闈,和他的幾位同窗一起,負責回覆拜帖,整理送來的文章。

    忙碌,卻很充實。

    知道他是溫子甫的兒子,考生們也願意說道幾句,感激順天府這些時日的周全安排。

    溫辭謙遜,不敢替父親居什麼功。

    只是,這幾天,溫辭漸漸從周圍人的態度裡,品出些不對勁來。

    或者說,年節裡,他就已經察覺到一些微妙的氣氛了。

    年後書院開課,錢暉和王笙選擇再家溫書,沒有露面,楊繼林倒是隔天會來一次,來了後抓緊時間向先生們請教? 又會看幾篇他們推薦的文章。

    楊繼林忙,溫辭也忙,兩人只打過照面? 沒有說過話? 先前的那點兒怪異在這幾天裡? 淡得幾乎讓溫辭覺得,只是自己多心了。

    可這兩天,那股子怪異又冒了出來。

    考生有兩次欲言又止? 同窗湊在一塊嘀咕著什麼。

    溫辭不明白內情? 中午停下來用飯,才聽友人說,去歲秋闈批卷? 可能不是那麼公平。

    到了下午時? 又說? 許是有人走了門路? 提前就知道了試題。

    友人聽得直髮笑? 與溫辭道:“家裡得是多大的官? 才能提前就知道考卷?有這個能耐了,蒙陰謀個官去,還來秋闈裡翻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