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西風半部沙 作品

第450章 人才困境

“待遇……可以談!我們可以和人才進行對賭協議,他要的工資和他創造的利潤進行對照,到一個參數我們就給他那個待遇,不怕的,畢竟我們現在還站在國內行業的頂端。”

“出國的機會,我們可以給。趙姐,你看看給定一下,每年優秀年輕幹部出國公派旅遊一次,新馬泰潛水,馬爾地夫旅遊。如果青年人結婚甚至可以在那邊幫著舉辦婚禮都可以。”

“部門領導人可以選擇去歐美旅遊,阿爾卑斯山周邊的國家都可以去。具體的你們碰,總之一條,要拉開梯度。年輕人要給希望,讓他們知道做到某個級別享受某個待遇。”

“我們這邊不要和國企那種論資排輩,要設置人才的技能卡,項目貢獻卡,進行綜合的打分,一旦過線不要猶豫,無論多少都去。別弄分數和人數相互制約的那種,年輕人會感覺被騙了。”

“做這個要快,夏天就辦了。招聘人才的時候我們直接打到招聘板公告上面,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是一個待遇不錯的公司,不是那種血汗工廠。”

想到現在國內面臨的嚴峻形勢,季東來知道自己需要做點什麼。

跨國公司買全球賣全球的模式之下,即便是實體產業代表的跨國實體資本進入國內,也不是來開善堂的。

中國當下生產力要素價格特別低,趁著這種機會,跨國公司無一例外都在瘋狂的吸納中國頂尖高校出來的這種高級人才。

哪怕是企業不需要那麼多,這些企業也會不遺餘力的吸納進去。

說的明白一點,他們都吸走了,中國國內的很多實體企業就沒有那麼多人才可用。這種手段是陽謀,但是卻很高明也無可指摘,因為美金是人家印製的,想給多少就給多少。

無論這些國內培養出的人才有沒有愛國之心,巨大的金錢吸引力也會讓這幫人重新選擇就業方向。

更何況國內當下的民營企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集中在低端製造業領域,根本不需要那麼多高級人才,中專生甚至初中畢業生做這些廠子的技術工作都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