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聶太嬪是在哭嗎


  當初皇帝不就用了雞鴨吃蝗蟲嗎,就是不知道這麼大的蝗蟲雞鴨吃不吃。

  趙瑾瑜思忖片刻,打算去問問陳琬琰還有沒有治蝗良策,她雖學術不精,但她所學都很有用,應該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知識總結。

  他又問了幾句皇莊裡的莊稼長勢,便將人都放了。

  批奏本到午時,陳琬琰來找他用午膳,同她說起了蕃國蝗災的事,還將探子送回的蝗蟲屍體給她看。

  “你可有防蝗良策?”

  陳琬琰烏溜溜的眼珠亂轉,半晌才道:“實在太嚴重就只能噴藥了,要想防蝗災,還是不要過度開荒,自然環境被破壞嚴重,就會導致蝗災頻發。”

  蝗災形成的條件之一,就是乾旱導致的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少變的堅實,植被稀疏給蝗蟲提供了生長環境,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還是要從根本解決。

  因為有了高產的紅薯,朝廷一再免除賦稅,莊戶人家興起了墾荒熱潮,尤其以土地肥沃的北方地區開荒最為積極,其實這樣是不可取的。

  “那依你之見,是要保林種樹?”

  “百姓積極開荒是好事,但不能過度墾伐,土地也需要留些空隙,開墾荒地不能打山林的主意。”

  利字當頭,百姓不知利害幹勁兒十足,好山也當荒山開,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現如今還不明顯,再過幾年十幾年,肯定會出問題。

  土地肥沃的地區基本就沒有荒地,想要地就只能開墾山林。

  而且,朝廷對開荒的土地實行三年免糧稅的政策,荒地因為貧瘠種五穀收益不高,但種紅薯產量還是可以的。

  趙瑾瑜垂眸思考了一會兒,道:“西邊地廣人稀荒地多,看來還是要將北邊的人往西邊城遷。”

  北邊地區相對富饒,人多土地就少,他早就有將人往西北邊城遷的想法,土地越荒越貧瘠,他打算發展新邊城,也有了成熟的計劃,實施起來想必不難。

  “咱們這裡現在還沒事,不如養些蝗蟲的天敵,在蝗蟲生時就將其滅掉,讓司農寺撰寫與蝗蟲和環境有關的書籍,發放到各縣,由其分發給治下的亭長和里長,向村民宣傳蝗蟲的危害以及治理方法,不要等控制不住了再治理。”

  趙瑾瑜頷首,“就按你說的辦。”

  陳琬琰那掃盲計劃還在進行,里長都是識字的,司農寺於農桑最為精通,編撰書籍的事由他們去辦最穩妥。

  陳琬琰就喜歡他認真做事時的態度,見他採納了自己的意見,高興的說道:“蛙類鳥類蜘蛛,雞鴨都是蝗蟲的天敵,司農寺肯定也有治蝗辦法,統統都寫上。”

  趙瑾瑜道:“從前不知鴨子能治蝗時,國家有蝗災都是以煙燻火烤為主,一年兩次翻地挖蟲卵,草木灰和石灰末撒田滅蝗,小規模的蝗災還能保住部分糧食,大規模的蝗災基本都是顆粒無收。”

  那年江州的蝗災,若不是出動了數萬雞鴨,只怕也會顆粒無收,影響全境。

  “那豈不是要餓死不少百姓?”

  “前朝覆滅前的五十年,皇室奢靡享樂,天災頻發,糧價飆升,成就了不少貪官汙吏,朝廷到最後也疲於應對,起義不斷,最終滅國。”

  陳琬琰擰眉問道:“那多來兩次大蝗災,蕃國豈不是要改朝換代了?”

  趙瑾瑜沒想到她腦洞這麼大,險些笑出豬叫,不過陳璄兩兄弟確實有此意思,他們一直讓他等,估摸著就是這次蝗災了。

  只要蕃國皇室拿不出有效的措施,他們滲透進蕃國的細作從中挑撥一二,就能亂了蕃國。

  “你若是還有除蝗的法子儘管說來,若是拿不準,我讓司農寺的官員去實驗。”

  陳琬琰道:“那我還真有兩個,一個是在蝗蟲身上刺孔點豆漿,讓點了豆漿的蝗蟲在蝗蟲群傳染病毒,還有一個就是在作物上撒加了水的油,不過成本有些高,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治蝗。”

  “興許是有用的,待日後試試便知。”

  二人聊完了蝗災,趙瑾瑜小憩了半刻鐘,就宣了司農寺的官員覲見,商議編撰治蝗書籍的事。

  又派陸機去聯繫在涼州的暗衛安武,讓他向遠在蒙國的安奕打聽那邊是否有異動。

  安排完這些,他靜靜的坐了會兒,便去見了景睿帝,父子二人關在小書房內一個時辰,沒人知道他們說了什麼,之後幾日景睿帝的心情都不太好。

  聶太嬪親眼看著林錚喝下最後一劑加了絕子粉的湯藥,安撫她幾句,就去見了景睿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