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第105章 匹夫之勇

 上完課,五人回到宿舍。

 籃球賽定在下午3點半,張記開始研究資料,想要找出他的投資之道。

 一段手寫文字引起張記的注意,“打破‘品牌閉環’是中國進一步發展的破局手段”。

 工廠、品牌、渠道、終端、用戶是完整的生產銷售閉環,中心環節是品牌和渠道,只要掌握品牌和渠道,可以控制工廠、終端和用戶。

 工廠是下游產業,外包給亞洲或東南亞勞動密集型國家,以廉價勞動力生產。終端、用戶依靠品牌效應,強化消費者消費觀念,以全球化為整體策略,推廣到區域用戶群。

 咖啡是中國非本土飲品,工廠成本價在2-4元區間,品牌價格在5-8元區間,渠道價格在8-10元區間,終端價格在10-13區間,用戶以26-48元購買。

 以其利潤率競價,工廠生產過程由原料購買到深加工半成品或成品,成本運轉率低下,並賺取微薄利潤。品牌、渠道是核心競爭力,也是利潤率最高的部分。

 工廠、渠道或終端、用戶,越過品牌或終端或渠道,直接以工廠面對用戶,生產成本2-4元區間,用戶名購買價格在26-48區間,或在10-13區間,工廠利潤率翻倍增長,並打破西方國家的完整銷售鏈條,構建新的銷售鏈條。

 工廠直面用戶的探索必須依賴網絡,以高效、便捷、廉價的優勢,創立新的銷售網絡鏈條。

 中國是世界上工廠最齊全的國家,工業製造能力佔全球38。且中國gdp每年以5-6的增長速度,必然在國際市場內佔據更重要地位。

 建議創立依賴互聯網為基礎的工廠——用戶銷售鏈條,打破西方國家品牌壟斷限制。

 參考亞馬遜模式。

 張記仔細咀嚼這段手寫文字,字跡潦草的隨筆,沒有形成完整的文案。但是,簡短几句話讓張記茅塞頓開,一條鮮明的發展路線展現在眼前。

 這一刻,張記明白短視頻和跨境電商的優勢,工廠直面用戶,跳過中間商多層剝削,質量價格對接,既可以保證質量,也可以保證利潤。

 不論實體生產何種商品,以質量為基礎,以直面用戶為渠道,以用戶為對象,以渠道本身為品牌,以反饋為改進目標,新的模式必然成為發展趨勢。

 實體經濟是基礎,實體經濟生產什麼產品,什麼產品受到用戶的喜歡。衣食住行是生存基本,任何類型的產品都可以生產。

 張記腦袋變得渾渾噩噩,此時此刻,張記知道他需要名師指點。

 張記開口問道。“古藺,你給我的資料,方便透露來源嗎?”

 古藺放下英語資料,問道。“怎麼了?”

 張記解釋道。“我在資料中找到一段關於開創發展之路的思考,我想確定,如果我按照他的思路發展,不是侵權吧?”

 古藺站起來,走到張記身後,俯身看張記所說的思考,確定只是隨筆,才說道。“隨筆的想法,不侵權。”

 張記點點頭,說道。“好的,謝謝你,幫了我一個大忙。”

 古藺伸著懶腰,說道。“等你發財了,記得還有我這個曾經幫助過你的舍友。”

 張記打開電腦,想將他的想法結合寫下來,剛想到敲字,古藺拍手說道。“同志們,三點了,請各位穿好著裝,我們去籃球場。”

 張記剛想拒絕,古藺說道。“準備起來,我們出發。”

 林含章敲門進來,說道。“你們要去看籃球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