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第106章 一杯茶

 譚峰不贊同王明山的做法,傾向於溫易的息事寧人,見其他人不說話,下定論道。“先按照溫院長說的辦,如果對方不同意,我們再商量。老李那邊,我來溝通,散會。”

 回到辦公室,譚峰撥打李道電話,電話接通時,譚峰笑著說道。

 “老李,身體還好,沒氣著吧?”

 李道不客氣說道。“還行,估計能比你多活兩年。”

 譚峰笑哈哈說道。“多大年紀,說話孩子氣。你們籃球隊狀態還好,我想著過去慰問,對被打的同學們說一聲對不起。”

 李道沒好氣說道。“謝了,不用。管好你的學生,好好的學校,烏煙瘴氣。”

 譚峰嘆息道。“我也是這麼想,確實要下力氣管一管。一個人敢追八個人跑,這要是不管,下次兩個人不得掀翻學校。想想就氣人。”

 李道憋得胸口疼,怒哼哼說道。“有事沒事,沒事我掛了。”

 譚峰說道。“別啊,打電話告訴你。這件事你處理好你的學生,我們學校處理好我們的學生,就這樣吧。”

 李道掛掉電話,譚峰聽著電話嘟嘟聲,開心的放下電話,想到以前被李道挖苦的日子,對著電話“呸”一聲。

 晚上,古藺帶著四人來到林含章宿舍。林含章住在406宿舍,四人間,不過房間空著兩張床,只有兩人住。

 林含章見五人過來做客,熱情招呼進房間。拿出他的茶具開始燒水泡茶。

 古藺拿出張記的茶葉,放在桌上,說道。“君子之交,以茶會友。我們沒有好帶的,帶了一點平時喝的茶葉,含章,你嚐嚐。”

 林含章拿起茶葉罐,打開蓋子,倒出茶葉在手心,觀察了茶葉形狀,又放在鼻子下聞聞。讚歎道。

 “好茶,福鼎3年以上銀針,好品味。”

 古藺來了精神,問道。“我能看出是一年份以上的銀針,不能確定具體年份,含章你教教我,你是怎麼看出來是3年以上的。”

 四人不懂茶,插不上話,安靜坐著,聽兩人對話。

 林含章放下茶葉罐,拿兩個白毫銀針指著給古藺看,解釋道。“你看芽頭,壯實、肥厚、挺直,這是典型福鼎的白茶。政和和建陽的銀針,芽頭不行,偏瘦偏細。”

 “再看色澤,白毫銀白雪亮,毫毛厚實,就像這樣厚厚一層。我斷定它是福鼎白茶,不過年份我是看不出來。我父親經常喝,他喝的是七年份的。”

 “外表看去,兩者相差不大。不過,這個茶沒有七年份的香味濃,我斷定它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我說的是基本的常識,不一定準確,不作數的。”

 古藺點點頭,讚歎道。“‘酒發雄談,劍增奇氣,詩吐驚人語’,唯有茶品,‘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林含章笑著說道。“酒量不好的人愛喝茶,酒品不好的人更愛喝茶。我恰是酒量和酒品都不好的人,只能喝茶。”

 茶具整體白色,碗底碗口是青花,透過光亮有著點點光斑照在桌面上。

 水燒開,林含章輕輕倒出茶葉,用竹夾子夾茶放進茶壺,一泡一衝,倒進公道杯,然後倒在茶杯裡,將茶杯送到五人面前。

 張記見茶水七分滿,想起俗語,“酒十茶七”的說法,不由問道。“茶為什麼是七分?”

 林含章解釋道。“‘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茶水是熱的,不論綠茶紅茶,茶水溫度普遍在82c以上,茶滿容易燙手或灑在衣服上。茶注重品,一個品字是多次多口,慢慢回味才能享受茶的味道。所以要多分,多分茶就不能滿,七分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