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第150章 兩個要求

 史大軍說道。“黃老哥,我跟你去,你先放開我。”

 黃誠臉不紅心不跳放開史大軍的手,說道。“男子漢,說話算話。”

 史大軍無奈,只能跟著黃誠去黃家村。順著水泥路,三人前往黃家村。

 路上黃誠介紹了黃家村的人口和土地面積,打包票保證,只要是建廠子需要,任何人都可以讓出自家田地。

 史大軍安靜聽著,沒有發表意見。水泥路有3米寬,來回車輛會車需要避讓。

 貨車進村沒法會車,只能單趟進出。

 來到黃家村村頭,黃誠指著一片田地,說道。“黃家村有一千多人口,田地2100畝,山地1800畝。只要是你看上的,都可以讓出來建廠子。”

 史大軍看著黃家村的田地和山地,距離鎮子遠近不是問題,只是進村的路太窄,貨車進出困難。

 交通一個問題,直接讓史大軍想要拒絕黃誠。

 張記問道。“黃大叔,村子裡有多少口人家?”

 黃誠回答道。“1000多口人家。”

 張記心裡計算,1000多口人家,一口人家平均4口人,黃家村有4000多人。

 青壯年出去打工,剩下來的人多是老幼。

 黃誠接著說道。“農村人不怕吃苦,去哪裡打工不是打工。只要廠子開起來,開在家門口,我相信他們會願意在家門口打工。外出打工不容易,吃苦受累挨欺負,但凡有一點辦法,誰都不願意出去討食吃。”

 張記問道。“條件呢?黃家村不會白白給我們土地,讓我們建廠子?”

 黃誠想了想,咬牙說道。“我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廠子建起來以後只能用黃家村的人,黃家村的人不夠用,才能在招人。”

 “第二個條件,每個月月初必須發工資,絕不能欠錢,一個月都不行。”

 史大軍掂量著黃誠的條件,與其說是條件,不如說是請求。

 幹活拿工資,本就是打工人最基本的訴求。可是,在實際打工中,這簡單的訴求成了請求。

 壓工資、拖欠工資是常態,尤其是工地,每年都有農民工討工資的新聞,鬧出人命也是見怪不怪。

 史大軍說道。“我們需要考慮,不能給你準確的答覆。”

 黃誠說道。“應該的,這麼大的事,肯定需要考慮。這事不著急,慢慢考慮。”

 在黃家村逛了一圈,史大軍和張記拒絕黃誠留下吃飯的邀請。

 黃誠堅持送兩人,一直將兩人送回鎮上。

 看著黃誠回黃家村的背影,史大軍心裡一陣難受,實在不忍說拒絕。

 張記看一眼史大軍,說道。“走吧,餓了,找地吃飯。”

 史大軍搖頭,嘆息說道。“路太窄,可惜了。”

 張記笑著說道。“有什麼可惜的,不過是路窄。你信不信,你說一句路太窄了,他明天能把路擴寬。”

 史大軍不相信說道。“這怎麼可能,近5公里長的路,怎麼可能擴寬。”

 張記笑笑,沒有說話。

 永遠不用懷疑農村人的幹勁,創造奇蹟的是人民。

 農村人是人民的一員,有著倔強不服輸的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