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第179章 穆罕默德的保證

 史大軍和黃誠走在修建的石子路上。

 地基用切的整齊的石塊壘起來的,路面上鋪滿打碎的小石子。

 這就是很奇怪的一條路,一半是水泥地面,一半是石子地面,涇渭分明的將一條路分成兩部分。

 來到村頭,兩人停下來,看著一片平整的田地,麥苗趴在地上,遠遠望去,像是修理整齊的草坪。

 黃誠望著麥苗,一臉不捨說道。“可惜了麥苗,這都是我們的命根子。”

 史大軍知道黃誠心疼麥苗,辛辛苦苦種下去的種子,希望明年能有一個好收成。

 因為建工廠,需要將麥苗剷掉,建廠房和儲料間。

 史大軍也很心疼麥苗,只需要半年,麥苗就可以結出沉甸甸的穀穗,一畝地就是一個人一年的口糧。

 更何況黃家村這個貧瘠村子,田地少,山地多,能夠種糧食的田地太稀缺。

 每一方土地都是農村人的命根子,是經常打理的寶貝疙瘩。

 在黃家村住了幾天,史大軍切身感受到農村人對土地的熱愛,對種蔬菜和糧食的誠摯之心。

 路邊的一小塊地,也要翻耕整理,種上一壟蘿蔔、菠菜或者白菜。

 真真是將土地的價值利用最大化。

 實地考察的三天,史大軍最終還是決定在村口平整田地建廠房。

 山地地勢不平,開挖難度大,很難快速建立廠房。

 時間,史大軍需要時間,需要在有限時間內加速,快速的建好廠房,投入使用,在合同期到來之前完成訂單。

 需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時間是一定的。從零開始,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幸好有幾十人跟著他一起過來,不然缺少熟練的工人,沒有辦法在規定日期完成訂單。

 北方的天氣太冷,水泥澆灌有難度。哪怕是中午氣溫最高的時候,水泥凝固的太快。

 黃誠鋪路給史大軍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使不用水泥,也有辦法建廠房。

 史大軍決定剷掉田地,搭建臨時廠房,先將機器安裝調試,然後進行生產。

 至於廠房,等明年開春以後,在黃家村附近山勢相對平整的地方重新規劃選址,建新的廠房。

 黃誠嘆息道。“有舍有得,這點道理莊稼人是懂得。我就是心疼啊,辛辛苦苦種下去的麥種,看不到穀穗低頭的那一天了。”

 史大軍轉頭看向麥田,黃誠眼中的不捨太過真摯,燒灼史大軍的心,他只能強忍著,忽略這一份真摯。

 “生活會越來越好的,這是過日子的盼頭。一畝麥田補償1000元,這也是一季麥子的價格。”

 “土地性質轉變不能有問題,雖然只有一年不到的時間。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定性為違規建築,必然影響生產。”

 黃誠保證道。“這一點你放心,派出所所長是我親侄子,鎮裡面還有其他的親戚,我肯定讓他們弄好你說的這個,這個,性質的事。”

 黃誠的樣子讓史大軍想笑,不過,他再次說一遍。“土地性質轉變,農耕土地變成工業用地。”

 黃誠拍拍腦袋,說道。“對,就是這個。我讓他們弄好,他們弄不好,我去他們家裡罵娘。”

 得到黃誠的保證,史大軍一笑,罵娘是小事,影響生產是大事。

 農村怪事多,再罕見的事情在農村也會發生。

 神奇建廠是一件大事,萬一有人看不順眼,舉報到縣裡、市裡,來回調查牽扯太多精力。

 確定建廠位置,史大軍和黃誠來到黃誠家裡。

 黃誠叫來了參加修路的所有人家,建廠需要人工,這些人就是首選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