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第242章 教科書是教學用的

 “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空話,是一句自建國之初貫徹到現在的政策落實。我國不論任何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都有三大差別,沿海和內部區域差別,城市和鄉村收入差別和貧富差別。”

 “這三大差別不斷惡化,必然引起社會動亂,最簡單的就是民不聊生。民不聊生,你翻開歷史書就知道後果是什麼。只有三大差別不斷接近平價點,社會才會穩定。可是,差別就是差別,無論我們怎麼做,都不能消除差別。”

 “資本是反自然異化物,當資本體量是國家體量時,它的手段就接近於無限。國家調控政策是未來趨勢,也就是未來的經濟、政治走勢,至於這個走勢是否成功,這一點有待歷史驗證。”

 “東西部發展不均衡原因很複雜,想要調控沿海與內部區域差別,必須依賴國家的政治政策,以政治手段直接干預市場,集中、調控、分配力量,使力量向內部傾斜。即促進沿海城市繁榮發展,也拉動內部城市追趕發展。”

 “沿海和內部區域差別以政治控制在一定區間,不擴大區間,努力縮小區間,這就形成一盤棋的縱橫均衡。”

 張記接著問道。“差別會被消除嗎?”

 田明峰笑道。“物理學說世界萬物都處於運動之中,所以沒有絕對靜止。差別也是一樣,消除不了,只能處於運動之中。”

 “除非是有不可抗力因素,使沿海地區湮滅式破壞,人口、資本全部轉移內部城市,內部城市階梯上升,形成新的差別。”

 “按照這個邏輯推演,內部城市也會形成第一階梯、第二階梯、第三階梯,也會形成新的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差別。”

 “你有興趣可以研究1998年林毅夫改革政策,你就會明白頂層設計的優勢,這絕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多層面考慮。”

 張記想了想,問道。“田老師,農業到工商業的發展是線性,可歷史實踐中,沒有任何成功的案例,這是為什麼?”

 張記這個問題有點棘手,每一個研究經濟規律的人都有自己的總結。

 總結太多,以至於五花八門的總結,讓人不知道應該相信哪一個。

 專家太多,專家的水分也就多了。

 等擠出水分,才發現專家只剩下一張人皮。

 想了一會,田明峰說道。“農業、輕工業特點是資本分佈,勞動集中,工業是資本密集,排斥勞動。”

 “工業包括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電力工業等眾多工業的集合,是精密而複雜的工程。手工業和輕工業是有人就可以幹,工業是有知識的人才可以幹。”

 “線性發展是規律,實踐中從未成功。它只能是教科書上的知識,不是現實世界的實踐規律。”

 “中國的工業發展得益於蘇聯支持,日本工業發展得益於美國支持。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知識產權轉移,可以說是手把手的教,這為我們工業發展打下基礎。”

 “張記,你能問出這些問題,說明你看了一些書。我給你兩個建議,第一多看書,第二盡信書不如無書。”

 張記點點頭,剛想靠口,就聽到敲門聲。

 田明峰大聲說道。“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