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608 底線的線

 郄山笑著看向田亮和任明富,記錄下兩人的對話。

 田亮的用心很簡單,就是形成文件資料。

 不過,郄山聽出言外之意,文件資料是必須記錄的,不需要刻意提醒,而刻意提醒的不是記錄,而是李雪巖的態度。

 至於,李雪巖為什麼改變決定,肯定和實地查看有關係。

 兩家服裝加工廠經營方式不同,欣潔主營政府單子,依靠政府扶持,才會生存到至今。

 這種經營方式弊端很嚴重,一旦失去政府扶持,就會陷入困境。

 美潔不同於欣潔,經營困難是業務問題,是錯判市場風向導致的資金回款困難,資金鍊斷裂的風險。

 如果換做是他,也會選擇收購美潔,而不收購欣潔。

 欣潔破事太多,太多歷史問題,想要全部解決,不知道消耗多少時間精力。

 領導層多是關係戶,這種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最是難以伺候。

 李雪巖笑著說道。“市長,意見是意見,不是最後的結論,總要讓我說出自己的想法不是。”

 “恕我直言,欣潔的形式主義作風嚴重,處處能看到管理層管理,強調安全的重要性。”

 “我不是說安全不重要,但是以我粗淺經驗,我認為質效同樣重要。”

 “一個不追求質效,管理層可以和員工持平人數的工廠,我看不到他的未來。”

 “我是商人,投資是為賺錢。能夠安安心心,開開心心賺錢最好,不能賺錢,也不想為了管理的事煩心。”

 “有事開口笑,無事不生氣。人啊,最終還是要注意養生,養生的第一步就是不生氣。”

 看著侃侃而談的李雪巖,田亮心中閃過不耐。

 計劃經過一夜就有變化,而且是改變原計劃的變化,這讓他煩心不已。

 欣潔和美潔兩家服裝加工廠,田亮更希望李雪巖收購欣潔,畢竟欣潔的問題太多,解決掉欣潔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不引發社會問題。

 美潔只要為他們提供貸款,就可以度過難關,不會引發社會問題。

 “收購之前,財務審計和資產清算評估必須做,而且,是必須做。 ”

 “收購就是收購,不需要任何感情和人情,一切以數字作為基礎,以數字作為最後的判斷。”

 任福明看著李雪巖,這些事情李雪巖提前和他溝通,所以他不驚訝。

 而田亮臉色有了變化,雖然掩飾的很好,但是還是被任明富發現。

 李雪巖也發現田亮臉色細微變化,他主動忽略這些變化。

 生意場就是生意場,不看人情,不看臉色。

 任明富不予餘力的推薦欣潔,李雪巖就明白欣潔和政府的關係,也知道欣潔或多或少的有問題。

 若是欣潔沒有問題,政府為什麼強力主推,正是強力主推,讓李雪巖明白欣潔的水很深,不能輕易碰。

 意向階段,表達傾向,不需要在意對面人的臉色。

 李雪巖說完,看著對面的田亮,等著田亮說話。

 田亮沒有讓李雪巖久等,你來我往的交流,他不是第一次經歷,而最終的結果一定是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