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第646章 歷史的車輪

 “現在的人可是真的壞,我前段時間去英國倫敦,遇到親切的同胞,你猜他是怎麼對我的。”

 “我就是太相信他,認為他是同胞,沒有對他設防。他把我帶到小巷子裡,幾個持槍黑幫搶了我。”

 “雖然報了仇,但這事太噁心,每次想到都像吃了一蒼蠅。”

 “同胞的熱情不要再相信,這可是我的前車之鑑。”

 “大馬士革很亂,在哪裡生存的人心狠手辣,要是遇到突然對你很好的人,一定小心,不要被他騙了。”

 嘲笑黎視太容易相信人,他怎麼可能去相信陌生人。

 在中亞國家,不能相信任何一個人,哪怕是同胞,這是他為人處世的信條。

 和黎視嘮家常一樣的聊天,張記有一種錯覺。

 他和黎視關係淡泊,喝酒也是有分寸聊天,不會聊生活日常。

 突然間如此聊天,張記分不清黎視是關心他, 還是準備給他挖坑。

 “黎哥,謝謝關心,我知道不能相信陌生人。”

 “你別說我還真的遇到陌生人同胞,也是時機巧合,他在大馬士革有發電廠項目,負責項目施工的是我以前認識的人。”

 “認識就是緣分,但我不會主動和他接觸。生意做熟不做生,我還是懂規矩的人。”

 瞭解了張記、李明端認識粗略過程,黎視心中有底。

 不能再多說,免得被張記聽出疑惑。

 “好了,不和你說了,我還要去開會。”

 “科技大學遇到困難和我說,我還認識幾個人,或許能夠幫上忙。”

 掛斷電話,張記思索黎視和他說的話。

 似乎話裡有話,又似乎只是家長裡短的關心,沒有別的意思。

 回到座位上,塔里茲問道。“接電話接到問題,皺著眉頭?”

 放下電話,張記說道。“接到朋友電話,他給我聊一些平時不會說的話,挺奇怪的。”

 “不過,我們之間沒有直接利益關係,不影響彼此之間的關係。”

 “塔里茲先生,李天南給我回話,發電設備五天以後會運到大馬士革國際機場,隨後運輸到發電廠。”

 “等我去拜訪格瓦拉將軍時,發電設備當做禮物送給他。”

 “鋼鐵工廠和磷礦石加工廠的投資比較大,生產、回收、再加工流程長,涉及其他多個領域,和太多人打交道。”

 “政府這邊沒有問題,不需要在去打點,剩下的就是反政府軍,和他們搞好關係,為未來買個平安。”

 “鋼鐵工廠大概運作5年,5年以後就會被政府回收,哪怕是拖延一段時間,不過是一年而已。”

 “我想將神奇的人調到這裡,緩解國內的壓力,也鍛鍊鍛鍊他們。”

 “磷礦石加工需要專業技術,目前還是以中間商為主,等時機成熟,我在建廠。”

 塔里茲喝著咖啡,分析張記操作的利弊。

 發電設備是格瓦拉急需的,用整套發電設備當做禮物,比直接送錢更有優勢。

 而鋼鐵加工廠的業務依賴出口,只是將大馬士革當做加工廠,就算是後期被政府回收,張記也保證他的利益。

 國際形勢動盪,5年以後又是怎樣形勢,誰也不知道。

 政府是否有能力回收,回收以後是否能保證運轉,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