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第884章 歷史的痕跡

 送走宋瑜,張記心裡突然空落落的,沒有著地點一樣。

 杜拉安排車輛送張記到機場,也會接張記去杜拉居住的別墅。

 沈俊、荀方在回來的路上,晚上就能到達利雅得。

 接下來的行程已經確定,明天要去喀士穆,待一段時間,然後是非洲其他國家。

 看著飛機起飛,張記關掉手機,走出機場。

 上了車,汽車緩慢啟動,行駛在寬闊的柏油路上。

 宋瑜是一個意外,兩人相互陪伴度過整個春節,但張記對宋瑜始終有戒心。

 魔都土著形成的價值觀和他的價值觀不同,不論兩人如何遷就,價值觀的衝突始終橫亙在兩心之間。

 就像張記問宋瑜是否想要出國留學,出國留學是魔都很多家庭的標配,宋瑜作為土生土長的魔都人,或許現在沒有出國留學的想法,不代表以後不會有。

 當出國留學機會和戀人對比時,張記絕對不想再次受傷害。

 他曾經是被放棄的人,一封電子郵件結束感情,刻骨銘心的記憶還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杜悅,不想提及,有無法忘掉的名字。

 古藺說他曾經在學校見到杜悅,張記也曾經在學校裡漫走,也在杜宇的宿舍樓下等待。

 沒有偶遇想見的人,也沒等到不想見的人。

 生活就像是一場諷刺電影,嘴巴和心不一致,行動也掩飾虛偽的內心渴望。

 沒有找人調查杜悅留學情況,在他看到電子郵件時,兩人的感情已經結束,杜悅的事和他張記沒有關係。

 生活、學業、未來計劃、戀愛,都和他沒有關係。

 獨身個人的選擇寬泛,沒有道德約束,沒有心的枷鎖。

 輕輕一笑,看著窗外的景色,張記的心情並沒有排解離別的傷感。

 哪怕不是一路人,終究是相伴走了一路,有了這一段路途的感情。

 慢慢調均呼吸,想著即將要做的事,張記強迫他想著蘇丹的內戰,想著杜拉的計劃,想著阿蘇的反應。

 杜悅坐在靠窗的位置,沒有買到靠窗的位置,張記打了一通電話,她就有了靠窗的位置。

 沒有過問張記的合作者身份,以宋瑜簡單推測,合作者的身份都不低。

 唐銘偶然間提到張記一個人在利雅得過春節,她也是一個人過春節,也就到了利雅得。

 和張記的關係不清不楚,宋瑜也能感到張記和她之間的隔閡。

 努力的消除這一點隔閡,效果不明顯,張記還是有防備。

 女人的第六感,宋瑜相信他的第六感,絕對沒有問題。

 回想和張記的接觸,她沒有任何小女人撒嬌行為,張記為什麼還會防備她。

 杜悅是張記第一任女朋友,雖然僅僅是一年時間,張記聽到杜悅名字,還是會有反應。

 分手的原因是杜悅出國留學,張記也問她是否會選擇出國留學。

 瞬間明白張記的隔閡在哪裡,宋瑜笑了笑,認為張記是真的想多了。

 出國留學是有錢的人的福利,她還是一個窮人,一個依靠工資活著的人,怎麼會有錢出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