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第950章 特殊的國情

 李彥回國是應家裡要求,在國內學習人際關係。

 唐銘不認為人際關係需要學習,李彥最應該學習的是特色的人情世故。

 一個知心朋友,一個絕對信任的朋友,這是世間最難得的。

 “李彥,假設你遇到棘手的問題,你需要幫忙,能幫你的人是張記,也只有他幫助你。”

 “你清楚的知道他能夠幫你,但他不認識你,也想讓他幫你,你就需要找一箇中間人介紹你們認識。”

 “你去找張記,花費一番力氣,見到了張記,但他不想幫你,甚至對你心生惡意,將你趕走。”

 “你知道我認識張記,我和張記是兄弟關係,我開口他就會給我面子,考慮幫助你。”

 “你不得不找我當中間人做保,介紹你們認識。”

 “你我一起找到張記,他看到你身邊的我,知道我是你找來的做保的中間人,你認為他幫助你的幾率有多大?”

 李彥代入其中,想象事情真的發生,張記幫他的幾率有多大。

 不瞭解張記為人,片面瞭解不是全部,更何況他們是陌生人,沒有信任關係,張記大概率不會幫他。

 陌生人的防範意識是本能,任何一個人都會對突然接近的人保持警惕。

 突然接近張記,張記考的不是幫助他,而是防備他,調查他有沒有惡意。

 就算是他有可以交換的利益,拿出能夠交換的利益,沒有信任基礎,不具備交換條件,張記也不會和他交換利益。

 利益交換條件之一是安全,賺錢有危險,對於不缺錢的人來說,這不是他能拿的錢。

 紅線在商人的心裡清晰,是商人不會碰觸的紅線。

 而唐銘出面當做中間人,以唐銘和張記的關係,哪怕沒有任何利益交換,張記還是願意幫他。

 當然,張記幫的不是他,而是唐銘,是中間人提供的可信任的幫助。

 熟人社會的交際,相熟關係抹殺一切危險,能夠快速取得信任。

 幫忙不是照顧唐銘的面子、情緒,而是真心的幫助唐銘解決問題。

 事情的梗就在這裡,也是李彥難以理解的熟人社會關係脈絡。

 這和他在國外人際相處體會不到的另一種特殊情感,熟人關係紐帶的信任,幫助熟人解決問題的舉手。

 摸了摸下巴,李彥問道。“張記來的突然,之前沒有消息說他要來利雅得,他是因為你在利雅得才到利雅得。”

 “在來酒店的路上,我聽他說明天要去約翰內斯堡,好像是有鉑金礦的業務。”

 “你這位朋友的業務範疇很廣啊,約翰內斯堡有業務,大馬士革也有他的業務,他是跨國商人,還是努力的去做跨國商人。”

 “據我所知,跨國貿易很不好做,每一個地方都需要打點關係,這可比國內做貿易難多了。”

 “鉑金礦是貴金屬,能夠做貴金屬貿易的人,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人,多是心狠手辣的傢伙。”

 笑了笑,唐銘不知道張記在大馬士革做什麼,這一點他沒有具體說。

 至於約翰內斯堡鉑金礦,張記發郵件詢問他國內市場鉑金的用途和價格波動動態,他了解鉑金礦的進度。

 乃至藍圖規劃五部曲,張記在視頻中和他詳談。

 唐銘不反感張記進出口礦產、貴金屬到國內,他能夠做到這一步是他的能力。

 唯一一點讓唐銘不舒服的是,在張記的小圈子中,中亞人太多,分走70%以上的利潤,張記佔比太少。

 大部分錢讓外國人賺走了,無疑是減少本國的利潤。

 當然,唐銘也知道進口的是原材料價格,出口的是翻倍以後的成品價,他們還是賺大頭的。

 鉑金礦是第三步,還有第四步和第五步,走完第四步、第五步才是藍圖規劃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