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第958章 人情世故

 黃家村沉浸在黃誠去世的肅穆中,張芸也知道黃誠去世的消息。

 作為廢品回收廠 唯一的不是黃家村的人,張芸沒有見過黃誠,只知道黃誠在黃家村德高望重,廢品廠的建設和他有直接關係。

 甚至有幾個老人說,沒有黃誠當初力排眾議的修路,就不會有今天的黃家村。

 排外的情緒讓張芸感受她是外人,無論怎麼討好融入,他們始終不是黃家村的人,這是天然的溝壑。

 黃誠走了,按照老規矩,紅事不請不去,白事不請自去。

 作為外來人,雖然沒有見過黃誠,還是要到靈堂去拜一拜。

 農村的禮金不重,彼此間不熟識,又是作為廠裡員工身份過去,禮金還是按照老規矩。

 老人有老人的規矩,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禮金,不能同日而語。

 拿著50元現金,張芸將錢交給張樑子,讓他在過去的時候上禮。

 男人就是男人,一些事情只能男人去做,而女人 不能去做。

 個人有個人的位置,關係親遠,朋情疏淡,安排的活也很明確。

 張樑子過去不會給他安排活,他們是外來人,外來人是沒有資格幹任何一件事的。

 張華站在一旁,不耐煩的看著張芸交代張樑子如何如何做,心中一陣不屑。

 他感受到黃家村人對他的排斥,但不是黃家村給他發工資,身邊一起工作的是年輕人,彼此之間有話題說,排外情緒不重。

 一段時間相處,張華和身邊幾個司機熟絡,瞭解到廢品廠很多消息。

 黃家村有人去世,他也要過去露面,也只需要露面就好,不需要做其他的。

 不是一個村子的人,哪怕上趕子找活幹,村長、村支書也不會給他們安排活幹。

 張芸非要讓張樑子找活幹,張華特別不理解為什麼要趕鴨子上架,被人烤一烤。

 作為兒子,張華有些羨慕張記,不用操心家裡零碎瑣事,一個人在大城市裡過得開心快活。

 他對張記只有羨慕,沒有其他情緒,畢竟當初主動不上學的人是他。

 如果當初堅持好好學習,好好上學,是不是也會和張記一樣,考上大學,然後留在大城市不回來。

 世事沒有如果當初,有的是現在既定的現實。

 張樑子不耐煩的記下張芸的話,他是男人,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張芸說的這些事他都知道,不需要張芸特意交代他。

 至於張芸說的某一個事情做,張樑子不認為黃強會給他安排事。

 三人快速來到黃誠老家臨時搭建的靈堂,看到靈堂時,張樑子、張芸開始哭。

 黃強站在門前和眾人商量事,看到張芸一家人過來,對他們的敵意消失。

 知道張芸一家的真實身份,張記不願意公佈,但他不能心裡沒數,還要刻意排斥老闆的家人。

 史大軍已經說道很清楚,張記有他的考慮,不願意公佈彼此之間,黃強也裝作不知道。

 張樑子比他小一歲,張芸比他小兩歲,他們這代人的特性就是沒有文化,只有一把子力氣。

 外出打工是必然,不然無法養活兩個兒子,還支持一個孩子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