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

    天空掠過一道閃電。照見葉永甲悲涼的身影;他顯得極其萎靡。雷聲助長了沉悶的氣息,措不及防的壓來,所有人都透不過氣。

    發抖的身軀並不說話,一步步走下階梯。

    所有人都圍上來。葉永甲終於無力支撐,癱軟在地,一動不動。雨點打在身上,少頃,他發出了無助地哭聲。

    “看什麼看!”寇中兇狠地瞪向周圍的人。“還不趕快……安排老夫人的喪事。”

    “主子,人終有一死,況老夫人一去,與老爺也算天上合聚了,不要太過悲傷。”寇中和葉永甲回到議事廳後,他仍在勸慰著那位主子。“多謝寇管事寬慰……”葉永甲顯得頹唐,無精打采地說道。

    “老夫人和老爺的棺材回濟南了嗎?”

    “今日太晚了,怎麼說也得明天安排。”

    “哦,我這都忘了。”

    “沒事,奴才理解;大小事情交付奴才就好,主子休息幾天。”寇中語氣溫和。

    “那好。”

    他便跪拜告辭,轉過屏風,輕輕地拽上門。

    “今日的天氣不錯啊。”盧德光搖著躺椅,望去被太陽刺穿的天空,清楚地與遠端的山頂相接,天地似乎平行;他不由得感嘆一句。

    “是啊,京師自入冬以來,久無晴日;開春以後,這天氣越發好了。”黎用站立在一旁補充道。

    “可惜這麼好的日子,都讓柳黨給敗壞了。葉隆一死,葉家再被查抄……”

    黎用忽然笑了一聲,盧德光立即住了口,歪過頭注視他:“怎麼?”

    “他兒子參了他,把責任都甩清了,柳黨哪有理由抄葉家?”

    “這不簡單。可以參葉永甲忤逆不孝嘛。”盧德光仍不解。

    “葉府看來早有準備了,”黎用解釋道,“他們把罪責推到管事奴才——那個成從淵身上,那人還稀裡糊塗地死了;說是他仿主子筆跡,坑害葉隆,葉永甲卻渾然不知。如此一來,倒像是別家出了事一樣,自己全身而退。”

    “那孩子真有一手。”盧德光有些顧忌地讚歎。

    “如今可不能坐視不顧了,大人。”黎用說道,“您那次考場上的幫扶,算是和葉府拉上關係了。柳黨素知您痛恨柳鎮年,如果把那件事情翻出來,他們可謂做到了一箭雙鵰。”

    “那該如何?”盧德光問。

    黎用皺起眉毛,沉默了一會兒,方才答道:“有兩種對策。”他望向府門口的幾株松樹,“一是保葉永甲,使之位固;二是除葉永甲,令其永離朝堂,再無擔憂。”

    “那就毀了他。”盧德光毅然決然地回答,沒有半點回轉。

    “臣以為,”盧德光清了清嗓子,看著殿門:“葉永甲雖言家奴偽作奏疏,然既身為家奴,焉敢如此?就算有下人真想致葉公於死地,難道不怕自己也遭殺身之禍?絕不合常理!定是葉永甲為脫干係,親參其父,若此等不孝,不治則難撫天下!皇上若以臣所說有理,則請查抄葉府!”

    說罷,他扭頭望去同跪在一旁的柳鎮年:“柳將軍,我說得如何?”

    柳鎮年沒有回應,只是不無蔑視地微笑。他抬頭沉靜地望向殿門,只到兩扇門漸漸打開,才叩頭行禮,附和著眾人說道“萬歲”。

    但那並非皇帝。而是一位太監,且故作威嚴地慢慢走下臺階。手上攥著又不是黃緞制的聖旨,而是一小截竹簡。鬼知道皇帝為何喜歡這種老物件。

    太監將它慢慢展開,沒有人敢說話。

    “朕思盧侍郎之言甚是。中書當即刻商議,若以為可行,則起草文書交付有司;諸事皆卿等安排,勿有差錯。”

    太監讀罷,將竹簡捲起,便急匆匆地走去;腳剛跨過門檻,兩扇門隨後閉起,不留絲毫言談的餘地。

    敲門聲驚醒了葉府的一干下人,異常急促的聲音擊鼓一般,敲得心緊張地發響,平日干練的奴才們都變得不知所措。虧是寇中第一個鑽到議事廳,一隻手套上衣服,另一隻手去拉抽屜,把裡面的東西翻騰一遭,卻找不見鑰匙,一時有些慌亂。他關上抽屜,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趕忙朝衣兜裡掏了幾下,把鑰匙掏出來,然後徑直走出議事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