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二十一章 請政、洩機(四)

    “你?”

    “是,”夏元龍走到楊懷繩面前,“我騙了及民,讓他以為你真是答應了,這件事不就好辦了麼。誰曾想……你沒去國子監。”

    衛懷鬱悶地轉過頭去,沉默地看著窗外。

    “你!”楊懷繩一拎他的衣襟,逼視著他,“人英你怎敢為了此事來瞞著我說假話!”

    “仲方兄,”夏元龍跪下了,“你若真能明白道理,我何必要瞞著你和及民呢!我也不想壞了我們的情誼,可為了新政,元龍有時也必須捨棄這些情義!望仲方三思……”

    “為了新政你都肯弄虛作假起來了,不怕把我們的仁信之名都敗乾淨麼?!”楊懷繩喝問道。

    “楊兄,我知道我乾的不仗義,你數落我便是,我不會有一字怨言。”

    “仲方兄,”衛懷不得不說句話了,“這事兒人英是挺對不住你。不過我打算此刻就停了商議,還請你看在都是兄弟的面上,饒恕了他罷。”

    楊懷繩又一看夏元龍,便將他扶了起來:“我心裡倒不介意,只是人英你這麼做太傷人心了……以後有事正大光明地商量,別作弄你這聰明瞭!”

    “謝楊兄寬恩!元龍必謹聽楊兄之言。”

    “散了吧,散了吧。”衛懷雖不計較,但卻頗覺無趣,懶懶散散地說道。

    這個雄偉的計劃也因此無疾而終,草草收尾了。此後,他三人看著倒也仍如前般和睦,彷彿無事發生;但心中都多少有了些隔閡。平日除了要緊之事,之間的聯繫也變得不像原來那麼緊密了。

    夏元龍自於此事上失了策,便欲另尋補救之法,遂與衛懷說道:“前番計略不成,須再以他法圖之。不若找一可用之人繞開萬和順的南京,直遞本至京師,由朝廷裁決新政,豈不省去了編撰的功夫?”

    衛懷正寫著《行要》,聽他一言,當即擱下筆,說道:“我也曾這麼想過。但我在官中得罪了不少人,形同孤立,哪有信得過的人助我上遞奏書?”

    “這的確也是問題。”夏元龍道。

    “你們在這商議事呢?”楊懷繩從後面走來,問了一句;然後走到牆角那兒,翻著書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