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一)

    姚效古曾在官裡見過他,那個時任鹽課的王鎮圭,還是默默無聞,對其恭謹客氣的小人物模樣。如今有了威風,路數也怪異了,竟不怕像自己這等名儒。看那氣勢,不僅不怕姚效古,還不怕朱澈,再那日連夏元龍、衛懷也不怕了。

    他坐在講堂上,心不在焉,滿腦子都在想這件事情。

    “全來了吧。”夏元龍問。

    “院長,剛點完名,怎麼還要再點一遍?”昨日來鬧事的那書生緊張地問。

    “這不是你們該問的話。”王鎮圭垂下眉毛,只是一臉平靜地看著他,便把他嚇得緘默無語了。

    “今天在名冊上要除幾位的名,”夏元龍搬出名冊,清咳了一聲,“他們的罪行如左:一、不肯盡本分之職,領俸後整日未歸,以致有各處報說,短缺人手;二、依仗人多勢眾,裹挾姚先生參與鬧事,其心可誅;三、本院長屢次勸告不從,其人當面拍桌恐嚇,不成體統、無法無天。為書院大局計,當悉行罷黜,以示諸公!”

    言罷,王鎮圭一抬手,叫了名字出來,幾個人當堂跪下,戰戰慄慄。

    “我輩不興私罰,直接除名去,不用再跪了。”夏元龍道。

    “夏院長!夏院長!”朱澈和宋章大步走上講堂,經過跪地的那幾人旁邊,用柺杖狠狠一戳。

    “夏院長,”朱澈小跑至夏元龍身邊,耳語道,“這麼做太狠太急了,容易失去人心。他們都是跟院長挺過危難的人,不如罰一罰就算完了。”

    夏元龍猶豫一陣,臉朝向王鎮圭。

    “二位,名冊上已將他們除了名,若再更易,院長未免背失信之名。二位若有權力,執筆塗改,便論不上失信了。”王鎮圭回答。

    二人聽王鹽課都說到這個地步,都知夏元龍心意已決,便也通情達理,說道:“我等一時著急上堂,唐突禮數,絕不敢令院長空負不義之名,是我等錯了。”

    王鎮圭把他倆逼得道了歉,眾人皆無話可說了,任夏元龍一聲令下,送這幾個書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