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四)

    胡契的臉色也顯得不太輕鬆。他和眾大員們各坐在兩旁,無精打采地聽著二公的意見。

    “我們先談裁冗的方案,”萬和順輕拭去頭上的汗珠,抬起頭說道,“幾年前曾議過吧?胡尚書你記性好,不知還記得當時的情況?”

    胡契盡力提起精神:“我記得。初時決定下來的是隻減小吏,但後來……官員也裁了不少。”

    萬和順見他不敢往下說了,連忙打了個圓場:“那時候葉大人也在場,壓得住形勢,才議出這麼一個結果;當然,前世不同往日,那套辦法於今不宜了。”

    他繼續說:“我看,裁冗應合百姓之心意,若任我等所欲,恐怕怨言遍地,反為不妥。故閒官、苛吏及軍中橫行不法者,當先行裁撤,以順民心。”

    “當年大開檢舉,行之甚效,”一位萬黨的官兒說,“您覺得還該不該……”

    萬和順手一揮,阻斷了他的想法:“檢舉雖能抓不少人,效果可稱顯著,但同時容易冤枉好人。我和你們講明罷,現在因有天子駐蹕,動靜切莫過大,還是以南京穩固為主。那般雷厲風行的謀略,本官一概不用。陸公,你的看法怎樣?”

    陸放軒知道這位郡王是懼於柳黨的權勢,不敢搞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依他對此人的瞭解來看,若真要嚐到黨爭的甜頭,他是輕易不會收手的。

    可答應總比拒絕好得多,陸放軒連聲附和:“我與惠之的想法別無二致。”

    “這個問題解決了,還要說說哪些人需要保護,以免忠良遭受冤屈。”萬和順說罷,即向胡契使了個眼色。

    陸放軒很清楚謎底是什麼,他只是輕拈鬍鬚,笑而不言。

    胡契猶豫片刻,才吞吞吐吐地回答:“魏衝……魏書辦,他之前在裁冗中出過大力,這樣的幹吏不該蒙受懷疑。”

    在場的大多是萬黨,每個人都面面廝覷、會心一笑,沒有一個故作吃驚、出聲喧譁的,鬧得滿屋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