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三)

    “咳……是王鹽課的來書嗎?”

    知府不安地坐在屋裡,見差役揣了一封信來,急忙相問。

    “是。”

    知府頓時瞪大了雙眼,一把扯過書信,拆開視之,見其寫道:‘朱澈依恃書院新建,萬姓矚目,故而大展聲威於外,企圖為日後談判之資。待風頭一過,此人性怯,必不敢效夏元龍之老路,自當縮首請和,望勿為憂。’

    知府看罷,才敢喘出口氣,將信丟開,冷笑道:“這兩日書院如此猖獗,還不是得了他王鎮圭的主意!他自編自演的一套戲,倒把咱惹得心驚肉跳的……念其有功,權且記下這一回。”

    “他人什麼時候再來?”

    差役正在彎腰拾信,立馬站直答道:“王鹽課說,文書之事皆是經歷司去管,自己不便越權,希望府臺大人諒解。”

    知府深知其中原委,聽了這話,反倒如鯁在喉一般,愈添鬱悶,敲著桌子默叨宋知事的名字:“宋章啊,宋章……”

    朱澈聽取王鎮圭的意見,開始廣納民間人士進入書院。因書院罕有人懂得章法規矩,以鎮圭聰明識人,便將選拔大權全交與他。

    鎮圭卻百般推辭,多言自己能力不足,不堪此位。怎奈朱澈欲與他推心置腹,打死也不肯,鎮圭只好退一步說:“王某在這上面缺乏經驗,唯可推薦幾人制定選拔,方不誤書院大事。”

    朱澈大喜,想要點頭答應,堂下眾人卻生了意見:“王鎮圭本不過一員參事,位次尚在多人之後,院長如此親之信之,難免諸公心中不平,何況久來無人制衡,必會惹出麻煩。”

    朱澈不以為然:“晉圭在書院多年,兢兢業業,難道就因他昔日得罪過你們,就如此說他?他是官府中人,是我們該籠絡的對象,總不能一直指望宋知事吧?”眾人見院長極度袒,只好相視無話。

    王鎮圭得了此等大權,越發肆無忌憚,佈置多名心腹撰寫書院的選拔條例,擬定了如下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