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

    蔡賢卿立刻展開了行動。他了解完那封上書的情況後,就先去登門拜訪了幾位鄉紳,所說的話一律是:“新政將要施行,但並非像鎮江那樣激進,準備分你們的田。只是拿官府的餘財救濟些貧民,開墾點荒土,礙不到大家的利益。況且萬郡王已然准許,就容衛懷順勢而為吧。”此等為衛懷開脫之語,著實令鄉紳們釋懷不少,不再將新政視作洪水猛獸了;加之這是蔡賢卿面子,不得不給,便都勉強答應,沒一個說不攏的。

    至於官府裡的人,蔡賢卿則只派人遞去書信,寫道:“衛懷思立新政久矣,百姓聞之,必然欣悅。若無故駁回,萬一激起民變,恐怕問責到諸公身上,其罪難以承擔。如今郡王不背信義,鄉紳亦無反對之由,不如順水推舟,暫觀形勢。”各處要員看畢,也慮其中利害得失,頗以為然,更堅定了不反新政的念頭。

    萬和順本想借助下頭的力量把這新政的事壓住,誰知這奏章沒受到一點阻力,便來到了他的面前。儘管有少數官吏提出了反對的聲音,但權要們還是認可書院現在的舉動的,萬和順只好把憤怒嚥下肚去,吞下這個自釀的苦果。

    雖說官府僅僅是暫時的妥協,但他感覺縱容事態這樣發展下去,早晚要出亂子。萬和順在散會後並沒離開,而是將胡契單獨請到偏殿談話。

    “那些官員都是我提拔的,口口聲聲說是我的心腹,一碰見大事,紛紛作鳥獸散,各懷鬼胎,真……真白養他們啦!”萬和順氣得一摔衣袖,大聲罵道。

    胡契連忙掩住殿門,上前勸道:“郡王既立言於前,自當踐行,何必後悔?衛祭酒不過腐儒之見,我等手握兵權,必不使其興風作浪。”

    “話雖這樣說,但要留這個書院一直在南京,隱患無窮啊。”萬和順捋須長嘆,“需速斬此禍根,還我治下一個清靜。”

    胡契道:“他們既然要步步為營,咱們就步步緊逼,讓對方沒有喘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