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二章 列江、風變(四)

    “曾尚書,我們應當先敬你一杯!”

    高繼志等人正在一間廂房內慶祝著這扳倒鈕遠的歷史時刻,陳同袍倒了一碗熱酒,高聲說著,遞到曾粱的面前。

    曾粱雙手接過酒碗,吹了吹,只抿一口,放在一邊:“陳侍郎過譽了,我曾某人有何功勞?不過是看不慣鈕遠那個奸賊,欲為天下人除之罷了。”

    “哪裡,哪裡!”陳同袍笑道,“曾尚書有所不知,今日朝堂上這番發難,乃是我與高尚書謀劃成的,我們這幾位早已商量過了。”

    曾粱怔怔地望了望四周,見高繼志、葉永甲幾個點了頭,方才恍然大悟,笑了起來。

    “但唯獨沒說與您知道。這是因為您在出發之前,曾對鈕遠的提議表態支持,所以我們心中有了懷疑,不敢同您通氣。誰想到您是無偏無黨,只依著事理說話,不顧情面,真是難能可貴。反倒顯得我等小人之心了!”

    “在下做官幾載,惟懂得剛直二字,除此之外別無長處。您說這些,實在是太恭維我了。”說罷,曾粱又捧起茶,乜了葉永甲一眼,“可我沒想到的是,葉尚書怎麼也丟棄柳黨,投奔你們了?難道這位有反正之心了?”

    葉永甲一直在旁邊沉默著,並不感到有幾分喜悅。雖然他對鈕遠並不同情,甚至還有些厭惡,但他也清楚這夥道貌岸然的君子幹得是怎樣的勾當,現今不過是藉著他們的手報仇罷了,何苦為著這場勝利高興。因而他悶頭吃茶了半天,聽得曾粱問他,方才慢慢抬起頭來:“曾大人誤會了。我與柳鎮年一直有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不過礙於時勢,不得已只能寄人籬下。現在時機已成,就像您說的,當然就‘歸正’了。”

    “其實反正一詞現在不容易講了,”葉永甲繼續說道,“朝堂上此起彼落,一興一衰,近年還算少了?今日為正,明日便能為邪,分不出個好歹,無非是改換門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