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九十三章 探意、利合(一)

    高繼志已死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朝堂,眾人對這突如其來的事件議論紛紛,輿情是一片譁然。太子見失了一個清流領袖,不勝嘆息,即與宿宗善商量,暫且停止推選省臣的會議,以防眾臣妄加猜度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上表皇帝,請為高繼志舉哀,追贈官職名號。

    次日降下詔書,給高繼志諡了文忠,追贈中書省參政,又賜予上好棺槨一口,裝載起了屍首,家人拿著‘輔臣高文忠公之位’的靈牌,放在家祠案几之上,然後把這棺材擺到中央,叫和尚做法超度,停靈追悼。

    他平日裡糾集的黨羽不少,今日一去,好些人物都趕著來府上吊喪,僕人們只好挨個打躬作揖,端茶倒水,忙得是頭暈眼花、汗流浹背,可廳前廳後一會兒就擠滿了人,約有百計,一時之間無力應付,乾脆不去管細碎小事了,看著他們望門外面直哭,哀嚎之聲驚天動地。

    陳同袍自然不會在這樣的時刻缺席,不久亦匆匆來到,喘息未定,便向家眷問候了幾句,邊問邊嘆,極具悲傷。現在眾官員一看見他,竟與前時的感受不同了,都把他認作是將來朝堂的領袖,彷彿見到了在世的聖人一般,無不投以欽敬的目光,湊上前或是行禮,或是低頭答話,恭順好似奴才。

    諸親眷看此人派頭甚大,料是不凡之輩,便也客客氣氣地待著這陳侍郎,言談間才得知他是為死者寫了一篇墓誌,故而來晚了些,說著就把袖口中的文章取了出來,交與親眷們看,又拿出三十兩的銀子,令他們找匠人來刻,順便佈置一下墳塋。家人見他如此熱情,一個個感激得淚流滿面,千恩萬謝了之後,便將東西全收了去。

    經此一事,滿朝的大臣是徹底認可了陳同袍這個接替者,交章奏請讓陳同袍升任尚書。因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柳鎮年也無法從中作梗,只好命人將一捆捆的奏書遞到禁內,先放到內侍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