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宇 作品

第一五五零章 討生活

    走出會場的副市長依然平易近人,像招呼客人那樣把楊景行引到走廊另一頭的一間小會議室,而之前在臺上記錄候命的幾位領導也繼續陪同請坐。

    更讓一個藝人惶恐的是,副市長秘書還幫忙把手機袋拿來了:“楊先生請查看一下。”

    楊景行雙手去接:“謝謝。”

    副市長先掏出自己的電話,笑容像是包容藝人沒像科學家們那樣爭相用紙筆記錄自己的聯繫方式:“說說你的號碼,我打給你。”

    楊景行連忙表示:“我記得您的。”

    副市長可不能閒等藝人開機,這就開始聊天:“音樂學院我還沒到過,遺憾我也不太懂音樂藝術,不過剛才你講的話我差不多聽明白了,我認為講得不錯。”

    楊景行老老實實:“講話沒注意,沒經驗”

    “沒關係。”副市長安撫:“俗話說得好理不辨不明”

    看副市長似乎還沒明確的是非定論,旁邊一直用歡喜笑容等著的教委領導抓緊機會伸脖子:“陳副市長,您還記得我們原來分管人事和信息化的李勇主任嗎,他三月剛調任音樂學院黨委書記”

    主管領導能不知道人事嗎,這關係一下就親近了嘛,只是沒有要打電話約飯局之類。

    不過親近也不都是好處,一多聊就容易互相露底,領導對楊景行的瞭解似乎只有之前向大家介紹的那些,而藝人對文化安全的認識也侷限在音樂層面。

    之前好些科學家跟領導和同行分享探討了各自領域對社會的貢獻和前沿研究的重要性,楊景行也現學了點皮毛,講流行文化很重要呀,他建議鼓勵生產更豐富健康實惠的文化產品供應人們需要。

    領導們提醒文化可不止鋼琴一種,說科研和高校建設稍微落後於發達國家還可以理解成大家眼光太高,可文化這塊,上下五千年何其輝煌燦爛淵博,只要勞動人民自己有興趣,冰山一角就能汗牛充棟。

    楊景行又附會出個文化溫飽的概念,因為社會主義新時代有多少億人已經從飢貧走向溫飽或小康並且全面參與社會生產生活,需要去滿足的基礎文化消費市場是巨大的,向更多人提供生產基礎文化的條件也是必要的。楊主任認為文化產業中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生產資料和生產技能更多掌握在少數群體中,而一些人對勞動人民所需求的瞭解是片面甚至消極的,讓人民處於被動消費的局面。之前座談會上大家討論了科學精神,楊景行覺得文化生產研究也應該講究理性實證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而不是那種容易被曲解成“屈尊”心態的“為人民服務”。

    搞藝術的年輕人嘛,有點不切實際的偏激思想也不奇怪,領導們稍加指正之外並不怎麼批評,還鼓勵至少動機是不錯的,要繼續多瞭解社會的方方面面,多深入群眾,就能多創作人民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

    副市長倒是保持兼聽則明的形象,問文化生產條件具體指哪些方面呢?所說的文化溫飽和文化安全有什麼關係?

    楊景行也講不出什麼高級理論宏大格局,就覺得不從根基汲取養分的文化也不會反哺,滅了根基也會失去功能,他的核心思想其實還停留在“文化共鳴能讓最多的人有幸福感歸屬感”這種藝人自戀。

    停車場再握手道別已經快一點半,楊景行沒有目送領導,一路小跑上了自己的車,估計還搶在前頭上了大路。電話首先打去民族樂團,楊顧問跟懂音樂的人說話可就不敢那麼自以為是了:“我才出來,睡午覺沒?”

    “開練了。”何沛媛的聲量真像是怕打擾同事工作:“你吃飯沒?”

    “才出來。”楊景行裝可憐:“來不及了,早點吃晚飯吧。”

    “什麼會開大半天?”何沛媛早幾天就有防備:“你肯定幹什麼好事去了!”

    “五六十個人每個人幾分鐘,領導還沒算。”楊景行越來越八婆:“我今天算是遇到了稀奇了,晚上跟你講,真氣死人。”

    “怎麼了?”何沛媛又欣喜於自己的預測:“被趕出來了?”

    “趕出來還好了,等會給你說,我先冷靜冷靜。”楊景行氣呼呼也還記得:“你那邊怎麼樣?”

    何沛媛到沒事:“我什麼怎麼?”

    楊景行嘿嘿:“打起來沒?”

    “打你個頭。”何沛媛嘻嘻,還賣關子:“你先說你的,保證你不虧,讓你聽得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