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三章 寇烈

  此時此刻,楚行要感謝嫂夫人的培養,不然他都不知道該如何跟這些讀書人說話。

  聽到楚行所言,對面的年輕人也明顯一愣,他沒想到眼前這個大王如此的年輕,而且還真的懂得學問,當下說道:“回稟大王,學生於天啟元年進學,治易經!”

  所謂進學,是指明清兩代指童生考取生員,進入府、縣學讀書。

  意味著,這是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

  是進入體制,備了案,見到縣太爺不用下跪,可以可以穿盤領長衫,頭戴方巾,腳登長靴,青衫儒雅。

  是可以不用交稅,成為地地道道的人上人。

  阿貴正傳中,趙莊趙老太爺的兒子考中秀才,是何等的風光,趙家又是何等的作威作福。

  別看眼前這位只是個秀才,一旦考中舉人,就有可能跟范進一樣,最終風風光風,成為一方大佬。

  楚行這麼問,只是客氣話,原本他還以為這人會來一句‘學生愚鈍,尚未進學’呢。沒想到他還真是個秀才。

  只是這麼一個秀才,怎麼會混到如此落魄的地步,怎麼會跑過來參加自己的造反大軍?

  別看話本里說什麼窮秀才,但那是相對而言的,秀才就算再落魄,人家想要謀生的話手段多的是,當塾師,甚至只是給人寫寫書信抄抄文書,那收入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夠比肩的。

  文案清書之類的工作甚至都可以隨便挑!

  混的再差,也不至於混成眼前這個寇烈的模樣啊!

  畢竟讀書過,眼神還是好使的,寇烈看出了楚行的疑惑。

  當下解釋道:“學生因為體恤民情,向權貴陳情,最終不僅被奪了功名,並且終身禁考,後賊人還要趕盡殺絕,以至於學生家破人亡,學生是一路躲過官兵追捕,翻過大山才逃到此地!”

  楚行當下明白,這廝幹了一件,跟李巖年輕時候一樣,受累不討好的事情。

  不過這小傢伙沒有李巖的背景,因為外界一直瘋傳李巖就是李精白的後人,那也是地地道道的朝堂大佬。

  楚行仔細觀瞧,便發現這個年輕的書生,渾身上下充斥著怨氣。

  楚行看過很多人,也見過不少人生氣乃至怨恨的模樣,但是他從來卻是沒有見過像寇烈這樣怨氣大到哪怕只是用著平淡的語氣訴說,都能夠從中清晰感受到的。

  不過楚行多少也能夠理解他為何會有這麼大怨氣!愛閱小說app閱讀完整內容

  得罪權貴被革掉了功名並禁止繼續參加科舉都算了,竟然還被趕盡殺絕以至於家破人亡,自己還被官府追捕以至於活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

  這種情況都已經不是普通的仇恨了,而是不死不休的滅家之仇!

  貌似歷史書上,很多投靠了反賊,為反賊效力的大佬,都是這個出身。

  莫非我已經具備了爭鋒天下的資格,已經有這樣的人物主動投靠了?

  不過楚行沒有想那麼多,因為他理解這個年輕人他為什麼會跑過來加入救民軍。

  此人帶著一肚子的怨恨,不僅僅是對權貴的仇恨,甚至還帶著對官府的仇恨,恐怕做夢都想要報仇雪恨。

  他跟自己的目的是一致的,他們是可以成為戰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