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三百四十二章 難以抉擇的軍略


  邊兒以及西邊發起進攻,如果不加以抵抗的話,不用幾天功夫人家就能夠殺到萊州府城下,亦或是青州府。

  到時候部隊一不小心就會被徹底包圍,到時候就不是野外戰略決戰了,而是突圍作戰了。

  再者,來襲明軍多達九萬人以上,而且錢進他們判斷,這個數量只會多不會少,餘大成集結的兵力可是一省兵力呢,幾萬人都只是前期的,隨著時間的增加,還會有更多青壯被徵召起來,到時候餘大成集結起十餘萬大軍,搞兩面夾擊都是有可能的事。

  兵力懸殊之下,就這麼進行一戰定生死的戰略大決戰,風險太大了,這要是戰敗了,大乾王國可就完蛋了。

  除了戰略大決戰計劃以外,大都督府那邊還提出,可以讓第一野戰兵團、第二野戰兵團這個已經駐守萊州府城的主力部隊迅速展開行動,對前期進入萊州府的明軍展開攻擊。

  好處是前期進入萊州府的明軍數量不會多,而且會比較分散,預計會取得比較大的戰果。

  但是壞處也有,那就是容易讓明軍警惕,摸清楚救民軍的作戰模式以及兵力,最後謹慎行事,有可能導致明軍抱團在一起,和救民軍打長期對持作戰,而這樣一來對救民軍也是致命的。

  因為這種大規模戰事持續的時間拖得越久,對大乾王國來說越難受,憑藉區區青州府和萊州府,大乾王國是無法維持救民軍高強度作戰太長時間的。

  救民軍要想保持戰鬥力,獲得足夠的資源,就必須不斷的擴張,通過以戰養戰的方式來維持部隊的作戰和擴張所需,固守一地遲早是個死字。

  而第三個方案,則是通過大規模的運動戰模式,先集中兵力把先抵達,對餘大成和孫元化的部隊,進行分批次的進攻。

  這樣的好處是把明軍分散並擊潰,壓力不會太大,但是人家明軍也不傻啊,如果打不過他們肯定會固守待援,等待援軍。

  這樣一來,最後救民軍有可能被前後夾擊,乃至切斷後勤補給線,全軍崩潰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這個方案,對救民軍的長途機動作戰能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連續不斷的奔襲,對軍隊的後勤供應,士兵的體能,部隊的組織都是需求相當高的。

  對於三個作戰方案的優劣,楚行一時間也是難以決斷!

  楚行自己畢竟不是什麼軍事專家,在前期他只是一個普通創業者而已。

  對軍事方面的知識瞭解,大多是通過影視劇、這些東西,以及後續的作戰經驗而已。

  你真的讓他決定幾萬人的性命的時候,他心裡也打怵。

  相比之下,一直在戰爭中成長的錢進就比較有優勢了。

  雖然說他能力也不咋地,但是人家好歹系統的自幼學習了各種軍事理論,各種兵書都是爛熟於胸的,而且錢進他在接觸到火槍和火炮以及線列作戰後,實際上在如何指揮一支近代軍隊,尤其是戰略指揮上,他已經比楚行更具有話語權。

  當天晚上,楚行是親自召見了錢進以及大都督府的一群參謀們,並讓參謀們進行對三個方案都進行兵棋推演。

  而根據推演結果,楚行最終是採用了第三個方案,那就是先迎擊餘大成的先遣部隊,然後再去進攻孫元化的部隊,利用中間的這個時間差,避免這兩支明軍匯合,並先後殲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