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六百二十八章 可詐稱八十萬的軍隊


  日、近乎一整日的辛苦查驗,臨到十里外的那個預定營寨之前,多少是計算除了一個只能說還算差強人意的結果:

  其中,苗人鳳的部隊,經過整編之後,剩下堪堪六千人,畢竟嗎,這支部隊經過鬧餉事件之後,肯定是要經過一番裁汰的,而且大乾的軍隊,本來也是要求去粗取精的,不可能苗人鳳把部隊拉來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子,這不符合大乾的規矩。

  大乾的救民會和情報組織,自然是要深入其中,將那些不符合大乾體系的人,一一踢出隊伍。

  但是湖廣、河南的起義軍非常多,即便是踢出了一部分,也有新兵營可以吸納新兵,可以迅速補充隊伍。

  但是從行軍的部署來看,苗人鳳的這支部隊,也暴漏了很多問題。

  那就是這支部隊,靠著苗人鳳的私人權威建立,所有人都知道,苗人鳳在軍中有著無上的權威,而且苗人鳳雖然對於大乾的忠誠沒有問題,但是在領兵上,卻非常嚴厲,且有著心眼如同針眼大小的外號,所以對軍隊抓的非常緊。

  這也是野生將領一貫的問題了。

  前些時日,楚行藉助鬧餉事件,殺了一批軍官,派遣了大量的思想教官和虎賁軍出身的軍官,才改變了一些這支部隊的習性,可是沒過多久,這些軍官便因為與苗人鳳的習慣不一致,而迅速遭受到了排擠。

  而且根據劉必顯彙報,苗人鳳似乎非常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他不僅僅跟大乾派出的軍官關係不一般,甚至於跟他之前招募的將領關係也不咋地,甚至於因為爭強好勝,發生過與部下,在軍中擂臺直接脫了軍袍毆鬥一較高下的情景。

  但是不管如何,劉必顯還憑藉著個人極其高的武力值,控制著軍隊。

  而且因為楚行的優待,以及劉雲龍的支持,軍中的著甲率極其高,將近五成,而且因為是在廝殺之中殘存下來的起義軍,其部戰鬥力非常高,極其類似於第三乙等作戰旅。

  而相對而言,齊岐山招攬而來的三個萬人隊,因為其本身就出身於山東,雖然時間可能短一些,但是經歷的是正統的大乾的新兵教育,其戰鬥素養、紀律,都相當不錯,而且武器裝備也不俗,雖然火器的配比很低,但是卻一眼能夠看出其精悍。

  此外,便是一些雜牌部隊,甚至於算不上名號的部隊,這些部隊也堪堪有個兩萬人,這兩萬人是鳳陽、淮安、揚州府的義勇軍,這些部隊集合時間比較晚,戰鬥力也比較低下,連苗人鳳手下的樣子貨都比不了。

  可這些部隊,卻也有值得稱讚的地方,那就是天氣炎熱之下,士兵能夠忍耐辛苦,悶頭行軍,聽從陳先贇的命令,而不發一句怨言。

  尤其是李牟,其兄長雖然是李巖,卻並未有著囂張跋扈的心態,反而一舉一動都頗合乎章法,有大將之風。

  而楚行手中真正的核心部隊,也就是虎賁旅大部,以及第三兵團將近三萬人了,這三萬人是大乾最正統的作戰部隊,武器配備也非常先進,其中火銃兵、炮兵、刀盾兵、擲彈兵、長槍兵、騎兵都是非常齊全的。

  這支部隊,是當之無愧的主力。

  正軍之中的正軍。

  而且這還不算,散落在山東各地的部隊,那還是一支強悍的力量,要知道第二兵團將近半個兵團就在山東。

  此外還有劉青山部、陳二牛部、紅娘子部這些都可以算作戰鬥力。

  就算不算是山東的部隊,單單是楚行手下這十萬部隊,也不僅僅是十萬眾那麼簡單,其中還包括數不盡的民夫,輔兵,他們因為戰爭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告別自己的家人,扔掉本該被照顧的田地,或隨從大軍輸送物資,或以布衣姿態持弓矛相隨,充當輔兵。

  根本不用去調查,楚行都能想象得到徵發他們時是怎麼一幅場景,三吏三別,興亡百姓苦,但還能如何呢?

  若是不對抗這些欺負人的明軍,那些大乾的老百姓還不知道被欺負成什麼樣子!單單通過先前的戰事推演,即便是朱大典這種管控下屬比較嚴的統帥,他們所到之處,和人間地獄,也沒有太大的分別。

  別看這些明軍對抗女真人的時候一點辦法都沒有,可一旦讓他們拿下大乾的城池,他們會分分鐘將這些可憐的老百姓折磨的屍橫遍野。

  更不要提,他們急迫的需要老百姓的人頭當做功勳。

  當然了,拋開那些念想,又過一日,大軍再行出發,十餘萬眾的部隊列成陣勢,如波浪一般向前翻滾不停,浩浩蕩蕩,幾乎一望無際,人居其中,也自起振奮姿態。

  而楚行一直到這日下午,來到預定的紮營位置,搶在全軍立寨之前登上一旁山坡而望,這才第一次窺到這支大軍的全貌。

  “如此兵馬,放在以往,足可詐稱八十萬!”陳先贇率諸將陪著楚行登上了一處山坡,然後也不免心生感慨。“使用得當,天下雖大,何處不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