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六百三十四章 穿插


  不過,朱大典終究非是一般人,稍加思索之後,便恢復了鎮定。

  然後掃視在場的諸將,到了關鍵時刻,明軍將領卻也不顯倉皇之色,反而人人抱拳振甲,憤然請戰。

  朱大典開口道:“李卑、馬科二將出列。”

  “末將在!”兩名驍勇的大將走出陣列。

  李卑,天啟年間為都司僉書,負責薊鎮西協後車營,後任山海關遊擊,崇禎二年,擊延慶回賊,率精騎二百,連續追擊晝夜二,行四百里,連破之,斬首一千有餘,因功升延安參將。

  馬科,裨將,雖然聲名不顯,卻被張應昌挖掘,付以重任。

  “你們二人出身西北,乃是善戰之將,我本意是將你們留在身邊兒作為援助,但如今戰事緊張,卻顧不得許多了。”

  朱大典不慌不忙,神情肅然道:“你們二人帶著本部兵馬以及張應昌的部下,分兵兩路,分別從多面高地兩側殺過去,不管是夾擊,還是突入偽乾賊軍的縫隙,又或是張應昌另有軍令,我都不管,我只要你們護住張應昌,使大軍維持住高地,懂了嗎?我只需要那片高地。”

  二將雖然表現的有些驚疑,但是如何不懂朱大典的軍令。

  而且需要救援的還是他們的頂頭上司。

  故此,二將即刻領命,然後迅速點齊兵馬,準備前往高地,而張應昌的使者,大喜過望之餘,也不耽擱,即刻打馬回去報告。

  “大人……”見此情形,鄧玘的使者稍微有了幾分希望,卻又有些慌神,明軍現在攏共就那麼些,卻一口氣撒出去那麼多救援張應昌去了,莫非到如今朱大典要以一個文臣姿態,去救援自己家大人?

  “你在這裡候著吧。”朱大典看了一眼鄧玘的信使,憐惜他護主之心,識得他是川軍之中,一個頗為善戰的千戶,然後緩緩的看向了另外一人,“金國奇!”

  原關寧鐵騎出身的金國奇,如今是朱大典本部大將,立刻出列,“大人!”

  鄧玘的使者見到此人出陣,也是一臉的欣喜之色。

  金國奇有善戰之能,如果他出手,或許自己家大人便有救了。

  “你親自跑一趟,去告訴鄧玘!”朱大典看著自己的心腹愛將,緩緩說道:“告訴他,他陷入沼澤之中,致使我大明損兵折將的罪過,我便不怪罪他了。但是他身為川蜀名將,自己也對時局有個把握,我哪裡有兵馬援助他呢?請他務必堅守,若是引來其他偽乾賊軍援助,把時間和兵馬浪費在他身上,便是他這一部盡喪,我認為也是值得的。”

  金國奇乃是朱大典的心腹,自然有資格知道,左良玉和吳三桂作為援助之事,所以瞬間明白朱大典的意思。

  但是依然有些不安,“大人,鄧玘將軍為秦良玉將軍所欣賞,此番也是受秦良玉將軍之託,來援助我等,若是對您的說法不滿又該如何?”

  “國事都已經到了這個樣子,我能顧及誰,又能在乎誰的不滿?”

  朱大典聲音陰沉,“若是不滿,便直接下令!告訴他,山東巡撫朱大典,著四川副總兵鄧玘,與他的部下,務必死守原處,不得有誤!”

  “他若是還當自己是明將,便當知該如何!”

  金國奇知曉朱大典的意圖,便要起身親自去傳令,但是未等他起身,不遠處那名鄧玘的使者,去面無血色,掙脫周圍人的束縛,打馬而去。

  那人剛剛打馬而去,卻又在朱大典毫無感情的目光之中,勒馬回身,並且奮力大呼,“大人!俺來之前,我們家將軍有所囑託!他說這般大戰,您定有謀劃!若是不願支援,也就罷了!他自血戰到底,且讓您與您的部下養精蓄銳,準備為他報仇吧!”

  言罷,其人便不再回首,直接朝著鄧玘的方位衝了過去。

  一騎絕塵,捲起煙塵無數,卻又迅速平息。

  在場眾人雖然並未言語,但是卻不得不發自肺腑的感慨,川軍之苦。

  繼而,在馬科、李卑領兵出戰,馬科手裡拿著輿圖,與李卑商議了一番,二將目中精光閃爍。

  二人互相勉力相擁。

  李卑道:“兄長,今日若不能成,便是馬革裹屍了。”

  馬科哈哈大笑道:“賢弟,何來這種喪氣之語,憑藉愚兄之戰術,定叫天下英豪知曉我榆林鐵騎的威風!此戰我等必揚名天下!”

  李卑慨然道:“愚弟定不好負兄長所託!”

  馬科亦一臉莊重,“賢弟保重!”

  李卑道:“兄長保重!”

  話音落下,二人紛紛上馬,灑淚而別。

  且說二將翻身上馬,點齊了親兵,將榆林鐵騎與張應昌的直屬一分為二,精銳兵馬如出海蛟龍,直奔高地而去。

  剎那間,天地變色,風起雲湧,漫天風沙滾滾,可這兩支部隊,迎著風沙,速度不減,如同踏海的蛟龍,在獵獵的紅旗下,席捲而出。

  從始至終,朱大典都看著眼前的一幕幕,他並未多言。

  此時他的身軀,已經崩壞到了極致。

  為了觀看戰場局勢,他甚至不願去如廁,尿液和鮮血順著褲腿兒流淌而下,染紅了地面。

  很多人看在眼裡,但是沒人敢上前。

  因為他們發現,他們的主帥的身子前所未有的挺拔,目光迥然如同雙日,震懾人心。

  恰如朱大典所言,今日所作所為,他都是勉力而為,便是他都將性命豁出去了。

  他又何必為了自己的所作所為,做任何的遮掩之態?

  根本就沒有往後了,他朱大典得罪了太多的人,不論是勝負,他都活不長久了。

  甚至於他那兒子,也不會有好下場。

  可他朱大典依然要做,只因為他出身貧寒,天子願意啟用他。

  這份榮耀,當以死想報罷了。

  大軍鏖戰,日後逐漸向西偏去,大乾中軍大營所在之處,尚留在此處的諸將與一眾文官,早就振奮的不成樣子。

  一號高地作為預設的正面戰場不必多提,雖然說一開始有人喊來喊去,都覺得優勢兵力下,似乎可以與偽明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