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九百零四章 火力優勢

  而目前,大乾王朝裡,尚未有任何一家民營資本獲得這種許可,除了國企部的下屬國營企業外,只有皇室資產下屬的皇家武器公司獲得了軍械業務的許可。

  不過王室武器公司才剛成立,連個工廠都還沒有呢!

  因為目前大乾王朝的軍械生產,目前只有三家公司:華南武器公司、江南武器公司、華北武器公司。

  總體上來說,對於軍械,大乾王朝實施的是一種內鬆外緊的政策,在海外,大乾王朝准許,乃至是鼓勵那些前往海外的商人、移民們使用軍械用以自保。

  但是在本土,則是嚴格管制!

  這也是目前的大環境所造成的,首先,華夏自古以來就擁有王相將侯寧有種乎的優良傳統,甭管是亂世還是和平時期,總是有一大票的野心家們想要造反,要是不嚴格管理這些軍械,人家分分鐘就搞來槍炮玩造反。

  所以,本土的民間必須嚴格管制槍炮,別說槍炮了,其他的部分冷兵器軍械,比如說弩箭、強弓、盔甲也是屬於嚴格管制的武器。

  不過刀、劍則是不屬於管制刀具,民間可以合法擁有,但是隻能是放在家裡,用以防盜!

  如果是要佩戴出門,需要具備秀才以上功名,嗯,官員自然也是允許的。

  而普通人是需要經過申請獲得許可後才可以,通常來說,對需要佩戴刀劍自衛的人進行申請一般是可以獲得准許的,比如說護院、鏢師之類的保鏢性質的從業人員,出遠門經商的商人等。

  此外,獵人可以申請擁有弓箭,一般也會批准,除了獵人,其他普通人,包括護院等都是嚴格禁止擁有弓箭。

  槍炮管制,針對的乃是民間,但是在官方層面,卻是鼓勵研發更先進的槍炮,陸軍和水師那邊為了讓那些武器公司進行競爭,研發更先進的武器裝備,可是一直都是想辦法讓他們相互競爭。

  比如說搞競標!

  這些武器公司雖然整合為三家,但是他們內部的競爭也大,比如說華南武器公司,下屬好幾家兵工廠呢,雖然說如今每一家兵工廠都能夠得到訂單,但是訂單也有好壞啊,比如說陸軍放出來的燧發槍訂單,總量那是非常多的。

  但是陸軍的高層將領們心眼特懷,他們會把一萬支火槍的訂單分成好幾個批次,採購的價格乃至付款條件等等都不一樣,然後分開招標。

  陸軍並不是沒錢,也不是不需要這些火槍,陸軍就是故意想要讓這些兵工廠相互進行競爭,要不然一潭死水的話,他們那裡有動力進行競爭啊,陸軍怎麼獲得更好,更便宜的武器啊。

  華南武器公司和江南武器公司的最近幾個月的產量,都是被後勤部一股腦拉倒了西南前線來,讓第二兵團等各部隊都是擁有了充足的彈藥供應。

  程副業指揮的第二兵團在對宿松發動總攻的時候,充分的打出了什麼叫做火力優勢!

  成片的炮彈潑向宿松城牆,一段接著一段的城牆被轟塌,榴彈炮在城牆上以及後方爆炸,收割著無數守軍明軍的性命。

  當第二兵團進行爆破之前,第二兵團朝著宿松炮擊了足足三天,打出去了兩萬五千發炮彈,其中包括十四斤的實心重炮。

  累計轟塌了超過六十米城牆,宿松城牆上的幾個城門樓,盡數被轟塌!

  而更關鍵的是,第二兵團都還沒有投入哪怕一個步兵發動衝鋒進攻呢,城內的守軍就已經死傷超過了三千人!

  在這種超大規模的炮戰當中,城內的明軍炮兵根本是毫無還手之力,他們能夠用來反擊的五十多門野戰炮,在這三天時間裡幾乎是損失殆盡。

  雖然他們也是通過反擊摧毀了一部分第二兵團的火炮,殺傷了部分第二兵團的炮手,但是第二兵團損失了一門火炮,後方立馬就能夠送上來一門全新的火炮,而損失了一個炮手,後方立即就能夠送上來一個經過了完整新兵訓練的新炮手!

  這麼三天炮擊下來,守城明軍的火炮基本就是啞火了!

  這倒不是說他們的火炮被徹底幹掉了,實際上火炮這玩意就是一個大鐵疙瘩,被全部都擊毀是不現實,明軍的火炮之所以啞火,那是因為他們的炮手死傷太過慘重了。

  他們只能用實心彈進行反擊的時候,第二兵團卻是用數十門重型榴彈炮發射榴彈殺傷這些明軍的炮手!

  一顆四十八斤的榴彈落在城頭上爆炸,足以覆蓋十多米甚至更寬的城牆寬度。

  如果是運氣夠好,火繩引信剛好在城頭明軍的頭頂就引爆了這枚四十八斤的榴彈,那麼無數的彈片和鐵珠子就會和下雨一樣,灑向下方數十米的範圍,在這個範圍之內,如果頭頂上沒有工事擋著,那麼基本上就是非死即殘!

  只是這種剛好在敵人頭頂上爆炸的事很少出現,只能算是偶然,有時候上百枚榴彈打出去,都看不見一枚這樣的頭頂爆炸,更多的還是落地爆炸,少部分是凌空爆炸,這個凌空爆炸說的是還沒有飛到城牆,在中途就爆炸了,基本沒啥任何戰果,還有一部分根本就不爆炸!

  這年頭的榴彈,能夠造成多少的戰果,完全看人品!

  運氣好了,幾枚四十八斤的榴彈打過去,對面死傷幾百人都是有可能的,運氣不好了,上百枚榴彈打過去,敵人屁事沒有,說不準還會把自己人炸死一大片!

  這種事可不是說開玩笑,而是真實存在的,因為榴彈炮事故而死傷的大乾將士,那可不再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