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04章 東城

  而這一點,恐怕也是和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了,不過之所以沒有城牆,那也是有這裡是緣故的。

  首先,新東城,一開始並不是作為一個城區開發的,最開始的時候,這裡是碼頭,後來依靠這碼頭,建設起來了大片的港口區,依託港口設施等建築,又是有眾多商家入駐,彙集了大量企業,到了最後,大量的國有企業更是一股腦的扎堆在這裡建設總部。

  而這更是帶動了整片新東城的發展!

  到了今天,實際上新東城的整體大小,其面積不比老城小多少,就連常住人口都已經是將近了十萬人,而老城區現在也不過是十多萬的人口而已。

  整個金陵,目前的常住人口已經是達到了二十多萬。

  這個人口規模其實對於整個中國而言,其實也不算大,畢竟根據大乾戶部的最新調查統計,大乾的人口數可是超過一億五千萬,而這個數據還不包括琉球府、呂宋府、萬丹群島等海外領土的土著,因為大乾並不承認土著是大乾子民,統計人口一般只統計大乾子民。

  超過一億五千萬人口,而金陵又是目前大乾最大的城市,這才二十多萬人口而已,其實不算多。

  但是如果考慮到這個時代的交通運輸等科技因素,一個城市裡住進來三十多萬常住人口,這幾乎是一件相當恐怖的事。

  雖然不少史書上都記載著古代的城市有過百萬的人口,但是隻要是個有著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這個事就跟古代打仗動則上百萬大軍一樣,誰信誰傻!

  大乾王朝和明軍在統一戰爭裡打了這麼多年,雙方的正規野戰軍加起來都沒有上百萬,而這些人還廣泛的分部在全國各地,而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往往也就是幾萬人,多的基本上也就是其中一方十幾萬人而已。

  大乾王朝和明軍的諸多戰役裡,規模最為浩大的應當屬於北伐戰役以及西南戰役了,但是北伐戰役裡,救民軍不過數萬人,明軍也不過十來萬。

  西南戰役裡,救民軍有十來萬,而明軍也是十幾萬而已!

  數十萬規模的戰役,從來都沒有發生過,更加別說是超過百萬人規模的了。

  史書上說的某某地人口數十萬上百萬,其實大多是指某個行政區的人口,比如說大乾首都,某種意義上你也可以說它有兩百多萬的人口,但實際上,絕大部分的人口都是住在城外的鄉村。

  因此說大乾首都金陵有兩百多萬人口,那是指一整個承天府,而不僅僅是特指金陵城!

  人家陳立夫以及所在的東西兩陳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們就是正兒八經的金陵人士,但是東陳村和西村陳可都是在城外,距離城區有著十幾裡地呢。

  此外人要活著,是不可能只有個地方住著就可以的,他得吃飯!

  普通的古代人要吃飯,要麼種田,要麼工作,在城市裡自然是別指望能夠種田了,城市規模就這麼大一點,不可能有太多的田地。

  不種田,那麼糧食就要購買,而購買糧食需要金錢,那麼就需要工作!

  那麼問題來了,在一個工業幾乎等於零,城市內的就業基本依靠公務、服務、商業、手工業,那麼可以提供多少就業崗位呢?

  實際上並不多!

  除了就業這個因素外,還有物資供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