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66章 絕不能退

  這四萬多騎兵,雖然說已經是不少了,但是想要包抄圍堵南蠻子的騎兵還是力有不逮。

  但是倘若能夠集中十幾萬騎兵的話,他林丹汗可以選擇的戰術就多多了,到時候可以分兵多路包抄,任憑那些南蠻子怎麼跑,最後都要把他們給堵住。

  可惜,兵力不足的問題並不會因為他的後悔而改變!

  武當先帶著林丹汗在草原上兜圈子的時候,秦瀧也是率領大軍離開了長城,步兵行軍速度自然是不快的,但是因為是在平坦的草原地形上行軍,也不會太慢,真要放開了行軍,一天行軍是二三十公里也是可以的。

  可惜的是,秦瀧的步兵嚴格上來說並不是去作戰的,而是為了掩護工兵部隊以及民夫修築城市的,所以不能自行離開的,得和民夫以及大量輜重保持同一個速度,要不然的話,那些民夫和輜重部隊就會成為蒙古人的活靶子。

  別看蒙古人的騎兵主力被武當先吸引住了,但是林丹汗又不傻,他可是派出了少量騎兵持續監控著長城方向的,因此當秦瀧的步兵主力北上後,不用幾天林丹汗同樣會得到消息。

  等林丹汗知道了消息之後,肯定也會做出應對的措施,倘若己方準備的不夠充分,人家蒙古人都不用派遣多少兵力,隨便幾千騎兵過來牽制,就能夠對他的步兵主力造成極大的麻煩。

  所以秦瀧還是非常謹慎的,第一天行軍只行軍了十五公里,等到了地方後,大軍紮營,而工兵和民夫們則是就地築城。

  他們要短時間內修建起來一個土壘稜堡!

  不得不說,三千名專業工兵和一萬多民夫,再加上步兵部隊也是派遣了兩萬多人一些幫忙,這三四萬人一起動手,施工的速度是相當快速的。

  他們在一些關鍵部位上,直接用水泥,而大部分建築結構則是就地取材,用泥土,石頭什麼的。

  只花了三天時間,就是修築起來了一個看起來醜不拉幾,但卻是實打實可以駐防將近千人,並部署火炮的稜堡防禦工事。

  是的,這座土壘稜堡,如其說是城堡,更不如說是野戰防禦工事,簡陋的很,除了必要的防禦工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什麼東西,至於很多邊鎮城池都會搞的屯田之類的更是沒搞。

  這是一座非常純粹的野外防禦工事!

  修築完畢後,秦瀧留下了將近千人在這裡駐防,然後帶著部隊繼續前進。

  他的前進路線非常的明確,那就是一路直奔東勝城舊址而去。

  每一次,只前進一路的路程,然後就停下來修築城堡。

  當秦瀧連續把兩座城堡都給修起來,正準備修第三座的時候,林丹汗也終於是發現了這些大乾陸軍的陰謀。

  該死,他們根本就不是來找我們進行決戰的,他們是要修建城堡,重建河套防線的!

  一開始,林丹汗還以為這些南蠻子大舉北上,肯定是會和古時候的中原王朝的軍隊一樣,北上就是為了尋找他們蒙古人,然後打一場決戰,通過軍事打擊把他們驅逐出草原。

  但是現在看來,這些南蠻子根本就不是這樣的打算,他們派出的騎兵並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從而掩護他們的步兵修築城池,建立防線。

  假如讓他們這麼一路修到東勝城去,以後哪怕豐州川和河套再廣闊,恐怕也沒有他們蒙古人的活路啊!

  “不用管他們了,我們立即南下,攔截他們的主力步兵!”林丹汗也是個果斷的人,察覺到了不妙之後,立即就是放棄了追擊前方的那支大乾陸軍騎兵,而是選擇南下攔截秦瀧的步兵部隊。

  林丹汗的騎兵來的快,走的也快,僅僅是一夜功夫,武當先就是發現,跟在他們後頭的蒙古人,已經是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些蒙古人跑去了那裡,他都不知道!

  他之前也是跑出了偵查騎兵去監控後頭的那些蒙古人的,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自己派出去的偵查騎兵,在蒙古人面前大部分都是討不了好。

  沒辦法,哪怕是大乾騎兵如今在很多方面已經是佔據了優勢,但是在單兵作戰能力以及小規模作戰上,還是不如蒙古人的。

  這也是大乾陸軍騎兵總監吳三桂多次勸告騎兵將領們,讓他們和蒙古人作戰的時候,儘可能的避免小規模交戰,尤其是一百人規模以下的騎兵交戰。

  因為蒙古人可是從小就長在馬背上,弓馬嫻熟,通常還擁有不俗的武藝,非常擅長單打獨鬥,小規模的遊戰。

  而大乾騎兵的話,很多都是農民子弟出身,從軍之前連馬匹都是沒有摸過的那種,從軍短短几年他們要學習馬術,馬上作戰。

  因為大乾騎兵訓練以及作戰,更多的是講究統一、協同作戰,不怎麼鼓勵和主張騎兵的英雄主義,他們的標誌戰術就是牆式衝鋒。

  騎兵作戰的時候,嚴格講究紀律,你馬術一般,刀法一般,那麼好,別指望靠你自己的馬術和刀法去贏得戰鬥,而是要依靠戰友的能力。

  這也就導致了一種問題,那就是如果己方小規模的騎兵部隊遭遇同等數量的韃靼騎兵,落敗的往往就是大乾騎兵。

  但是如果雙方的交戰兵力上升到五百乃至更多的時候,大乾騎兵的勝面就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