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121章 向大王靠攏

  而在反貪腐的這個大背景下!

  十二月初旬,大王通過陸軍大都督府和海軍統帥部這一個傳統渠道下令各軍進入原地駐防狀態,如無特旨一律不得調動部隊,違者以叛逆論處!

  同時通過軍機處陸軍科、海軍科向各地准將級別以上將領下發密旨,重複上述命令。

  隨後,楚行親自命令虎賁軍封鎖金陵城!

  封鎖完成後,陸軍大都督府下設的內務廳提及海軍統帥部的憲兵局的人員開始進駐陸海軍的各大機構!

  陸軍大都督府內務廳,海軍統帥部憲兵局,這兩個機構雖然名字不一樣,但實際上職能和督察院反貪局一樣,都是屬於反貪機構,只不過督察院的權限只侷限於文官系統,而陸軍大都督府內務廳只針對陸軍,海軍統帥部憲兵局只針對海軍。

  至於另外一大系統的反貪工作,也就是虎賁軍以及王室機構,其反貪工作是直接由軍統兼任。

  從體系來說,其實大乾的監察,反貪體系是非常完善的,只是再完善的體系也得有人去執行,而以前的執行力度顯然是不夠大的。

  這一次楚行的反貪腐打擊範圍,可不僅僅侷限於文官體系,而是針對整個大乾官場,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是範圍之內。

  當軍方也是開始反貪腐調查,開始批量抓走大量軍官,甚至在十二月二號,陸軍內務廳把開國元老,歷任多支部隊的團長、旅長、師長,兵團長,後勤部部長,現任陸軍大都督府副使,陸軍上將,大乾侯爵也帶走的時候。

  基本上是個官員都知道,大王這一次是真的打算大幹一票了。

  一時間,京城內風雲湧動!

  很多人都是惶恐不已,害怕下一個自己也被反貪部門的人帶走!

  文官那邊恐慌,武將那邊也是好不到那裡去,很多將領都是害怕,楚行要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了,一時間,就連李大虎、陳先贇的軍方大佬都是忍不住頻繁進宮,一方面是在楚行面前刷存在感,而另外一方面也是表示忠誠。

  與此同時,眾多的高級官員以及將領們,也是抓緊時間開始自查,爭取把以前的汙點擦除乾淨,甚至是會主動把家族裡的犯事的人交給反貪腐部門,擺出一副清理門戶的姿態。

  李大虎做的更絕一些,他直接以家族掌門人的身份,親自對家族進行分家,把兄弟以及其他族人全部趕出了國公府,一夜之間,偌大的國公府只剩下李大虎以及其夫人和子女,其他的李家族人全都是被他趕了出去。

  這可不僅僅是直接分開居住這麼簡單,他親自跑到戶部,把自家的戶籍都進行了變更,並把家族裡的公共財產都進行了分配。

  以往的李家,自從李大虎發達之後,他以前的那些什麼親戚啊都是湊了上來,再加上這些年的發展,整個李家的戶籍上,人口達到了八十多人。

  形成了一個非常典型的豪族!

  這種大家族,也是華夏以往數千年來的傳統了,但凡是大家族,族人都是數十甚至數百的,他們聚集而居,相互幫忙,而且擁有眾多的公共家族財產。

  但是現在,李大虎卻是直接進行了徹底的分家,分開居住、分配財產,乃至戶籍變更。

  分家之後的,李家國公府,其戶籍上的登記人數只剩下區區六人!

  而且他還很主動的向楚行上了一份密摺,摺子上詳細的這一次的分家事情,同時還主動報告了李家的所有資產,甚至就連過往一些年通過一些便利所獲得的利益都是如實彙報。

  沒有絲毫的隱瞞!

  不得不說,李大虎的政治覺悟是非常高的!

  他敏銳的察覺道,這一次大王的目的並不是搞什麼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是為了打擊吏治,只是這一次的吏治打擊範圍有些廣,而且波及到了核心高層而已。

  他更加知道,不管是自己,還是陳先贇,又或者是軍方的其他幾個大佬,但是多多少少都是有些經濟問題的,雖然說不上嚴重,但其實也不會比顧士忠好多少。

  他們和被抓走的侯爵和副使的區別並不在於貪腐了多少錢,而是在於態度問題!

  這位被抓的副使,在面對內務廳的調查,竭盡全力的進行隱瞞,而且頻繁的利用自身的權勢威脅調查人員,這種態度才是導致了他最後被楚行親自批示逮捕的原因。

  看到了侯爺被逮捕之後,李大虎立馬就是行動了起來,隱瞞什麼的根本沒有必要,在軍統的調查之下,李大虎很清楚自己的一些小動作根本就瞞不過大王。

  唯一能夠避過這一次打擊的辦法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端正態度,主動的向大王靠攏!

  至於靠攏的辦法有很多,不過李大虎卻是選擇了最為極端的辦法而已。

  因為他作為軍方大佬,和楚行的接觸是非常多的,私底下的交談也是不少,他知道大王對如今的豪族其實是非常不滿的。

  他可是清楚的記得大王在某次和自己私底下閒聊的時候無意中說過,大部分官員貪腐,其實也不是為了自己享受,而是為了養家,動輒數百人規模的家族要維持體面的生活,花費自然是龐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