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50章 陛下北巡

雖然楚行不可能把駐防京畿的近衛軍的三個師以及一個騎兵團都帶走,但是帶上一個師隨駕那是肯定,再安排一個師提前前往重要交通戰略要地佈防也是需要的。

然後外圍肯定還會有大乾陸軍的部隊佈防!

總總加起來,那可是非常複雜的事,所以楚行才會提前公佈,讓內閣和軍方提前進行準備。

比如說,為了防備自己離開金陵城出現意外,楚行肯定是要對金陵城乃至整個直隸四道一府的防務做出調整,排除一切的潛在不穩定因素。

尤其是在軍統的調查報告裡,部分言行可疑的將領,必然是會被調往其他其他,至於說有證據而不只是可疑的,早就被軍統逮捕了,也不可能留到現在。

楚行為了保證不至於發生什麼動亂,也不打算在後方留下什麼功勳將領,他要出巡,是會帶走幾乎所有的功勳將領的。

尤其是那些聲望巨大的陸軍上將們,楚行一個都不會把他們留在金陵城,而是會全部帶走。

不把他們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著,楚行不放心!

陛下楚行要出巡,也是讓整個大乾王朝熱鬧了起來!

對於很多官員們,尤其是地方任職的官員來說,這一次陛下出巡對他們的政治意義重大。

因為陛下將會親眼看到他們治下的區域,這治理的好了,讓陛下開心了,那麼自然是升官發財。

但是如果讓陛下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那麼不好意思,其仕途基本也就到頭了,更有甚者恐怕會有性命之憂。

所以這個消息一經通報之後,部分河道、沿海、運河、鐵路沿線等地方的地方官員一個個都是如臨大敵,全部都是展開了前期工作。

肅清治安,整頓市容市貌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然後還會展開其他各種手段,以便給陛下展現最美好的一面。

不過,現在公佈的消息,也只是陛下會外出巡視而已。

但是具體什麼時間、走什麼路線,在什麼地方臨時停留,那都是絕密,除了少數高官以及將領外,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

別說普通人了,就算是那些中層官員也都不知道呢。

這自然是為了保證安全,如果提前公佈路線和時間,這不等於直接方便試圖謀亂的人做準備嘛!

而且即便是公佈了時間和路線,其實那也是煙霧彈,大同二年十二月,大乾朝報上公佈了聖巡的時間和路線,初定在會考過後的大同三年四月十六離京北巡,屆時會沿著京開鐵路前往開封然後再去天津。

不過很顯然,這是假消息,哪怕是大乾朝報公佈的,但這依舊是假消息!

大同三年正月,就當眾人以為聖巡還沒有這麼快,要到四月份開始的時候,實際上金陵城已經是開始了密集封鎖。

正月二十六日,陛下楚行下旨太子留京監國,他自己則是直接帶著將近兩千名文武官員,近千人的侍從衛隊,超過兩萬人,全副武裝,攜帶了足夠打數場高強度戰役彈藥補給的近衛軍第一師坐上了火車,直奔上海而去!

大同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午時,往日熱鬧,旅客往來不息的鎮江火車站此時卻是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平靜之中。

當然了,你要說絕對的平靜那也是不對的,因為此時火車站裡的人並不少,相反是非常的多。

但是這些人,卻都是清一色的文武官員,又或者乾脆是佈防的軍隊。

縱然是人多,但是卻都是顯得井然有序,和往常的旅客截然不同。

不僅僅是鎮江火車站顯出了人多卻是詭異的平靜,就算是整個鎮江城內,此時也是不太尋常。

鎮江縱然不是什麼大乾的工商業重鎮,不可能和松江府的上海一樣,有著破百萬的人口,但是鎮江作為傳統的江南魚米之鄉,本身就是農業重地,而且依託著長江、南北運河,一直以來都是商業重鎮。

而等到了大乾定都金陵城後,鎮江作為金陵城的東大門,也是得到了不少的政策扶持。

比如說楚行為了避免以後金陵城爆發什麼革命、還有把金陵城搞的和倫敦一樣變成霧都,從而讓自己減壽。

所以楚行一直都是把金陵城作為一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而不是一個工業中心。

在這種想法下,金陵城的工業發展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少數的軍事工業,比如說金陵兵工廠。

但是其他的工廠則是非常少了。

原本落戶於金陵城的工廠,重工業基本都是半島了當塗,而輕工業等則是搬到了鎮江。

如此,鎮江也是得到了不小的發展,縱然是不如上海,但是也算是不錯了。

經過十多年發展後的鎮江城,也是有著二十多萬的常住人口的,往日裡城區也是非常的熱鬧。

但是今天,鎮江城內卻是顯示出了詭異的平靜!

沒有多少人出街,街面上只有大批的巡警以及軍人。

眾多街口都是被封鎖,有著荷槍實彈的軍人佈防,而那些巡警們則是挨家挨戶的進行檢查,並且不斷的告誡百姓,沒事就不要出門,要不然的話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