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詞濫調 作品

第464章 猩紅男爵的古堡(四)


                 至於第三個老人石像。

  確實能從眉眼間看出與另外兩尊石像有幾分相似,乍一看的話還真有一種父子的感覺。

  然而思考了一番後,沐羽還是決定打一個反套路。

  “沒有。”

  沐羽不相信出題者會這麼耿直,而且既然後續大概率還會有問題,那麼第一題的題目和答案,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也是給後面的題目留下線索。

  如果老人石像真的是這兩尊石像的父親,那麼出題者給自己後續留下的出題空間未免也太小了一點。

  解密很多時候不單單隻看謎題本身,還需要站在出題者的角度去揣摩對方的思路。

  果不其然——

  “回答正確。”

  孩童石像眼中紅光閃過,便退了回去。

  緊隨其後的就是站在中間的青年石像,它身體走上前來,腦袋卻是扭過頭去看向老人石像。

  “請回答他的問題,在場有沒有我的‘父親’?”

  搞什麼?

  這種低劣的陷阱是打算坑誰啊?

  沐羽眉頭一挑,果斷做出了回答:“有。”

  “回答正確。”

  其實在這個問題提出來的時候,沐羽對眼前這三個石像的親子關係就已經摸清了,外表看上去最老的老人石像,實際上輩分才是最小的。

  石像截取了一對父子的不同年齡段,父親的童年與青年,兒子的老年,這三個石像擺在一起,第一眼看過去的話,都會下意識得以為這是祖孫三代,實則不然。

  只要答題者稍微進行一些簡單的思考,就能夠在第一道題目和答案揭曉的時候,意識到這三個石像輩分不對等的這個問題。

  不過第二個石像給出的問題,卻藏了一個非常拙劣的陷阱。

  問題的題幹是“在場有沒有我的‘父親’”。

  然而主體卻與先前不同,並非提問者,而是它看向的老人石像。

  若是有粗心的答題者,誤以為問題的主體是青年石像,估計就會沿著上一題的思路,直接回答“沒有”。

  不過到這裡即便還答錯也無妨,畢竟總共有三次機會,前兩個問題只要回答“有”與“沒有”,最多也就是浪費兩次機會,終歸還是能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