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公子 作品

第十五章 笨笨親身施教

第245章笨笨親身施教

  勁風過後,江畔陷入寧靜。

  圍在馬車周邊的捕快,聽聞來人是孫無極,眼底都顯出驚疑之色。

  而東方離人也打開車廂,站在了門外的小圍欄後仔細打量。

  能有如此反應,是因為孫無極這名字,和柳千笙、狂牙子不一樣,這兩人只是江湖巔峰武人,而孫無極當的起俠字。

  千鶴山莊前朝就是劍學名門,孫無極成為劍聖後,又以重情重義、樂善好施著稱,哪怕千鶴山莊早已人才凋零,如今連個撐場面的人都沒有,江湖人依舊當名門大派對待,這些都是孫無極攢下的名聲。

  而當年義軍破雲安,狂牙子等人入宮搶鳴龍圖,孫無極則和少數江湖豪俠,在太華殿外幫義軍對付大燕死忠。

  事後大魏太祖論功行賞,餘者皆受賞,唯獨孫無極直接來了句“他日魏王為君無道,某亦會提三尺之劍與諸君共伐之”,而後便走了,太祖老來還時常以孫無極的事教導子嗣什麼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東方離人只在先帝口中聽過這名字,本以為孫無極早就壽終正寢了,忽然見到真人,真有種夢迴開國的感覺,見夜驚堂和孫無極來到馬車前,也頷首一禮:

  “原來是孫老前輩,久仰大名。”

  孫無極牽著老馬,儀態頗為隨和:

  “靖王和太祖,眉宇間倒是有幾分神似。當年義軍在這裡紮營攻城,先帝年僅六歲,還時常跑到我跟前說想學劍法。沒想到一晃甲子過去,老夫還在,故人都真成故人了。”

  這話沒有技巧,全是輩分,東方離人都不知道怎麼接,便面帶笑意抬手道:

  “孫前輩上車一敘,本王對開國之事知之甚少,也想請教一下前輩。”

  孫無極是純粹江湖人,並不想和朝廷有太多交際,對此道:

  “靖王有要事在身,不必為老夫耽擱行程。我與夜少俠在後面聊兩句即可。”

  東方離人本就尚武,對於問鼎過江湖的巔峰老輩興趣挺大,見此下了馬車,讓車隊繼續行進,走在了夜驚堂身邊:

  “孫前輩只當我是尋常晚輩,不必把我當王爺看。”

  孫無極也沒說什麼,牽著馬走在隊伍後方,輕撫鬍鬚,打量著沿岸江景:

  “前朝末年,這裡可沒什麼好景色,路上所見之人個個面黃肌瘦,肥頭大耳皆官紳地主,短短一甲子變成如今光景,大魏三代帝王功不可沒。”

  東方離人微笑回應:

  “現如今日子好過了,江湖反而不行了,孫前輩那代的宗師武魁,一窮二白尚能想著提三尺劍,平盡天下不平事;而如今個個掉進錢眼裡,心中還藏著‘俠’字的沒幾個……”

  孫無極搖了搖頭:“此言差矣。心懷天下不重功名利祿的年輕人,又豈會在乎江湖虛名,都在過安穩日子,亂世自然會出山;而能在太平歲月闖蕩江湖的人,所求無非權錢名色,想為國為民也沒那麼多機會。朝廷盛則江湖衰是歷朝規律,而非某代人不如前人。”

  ….東方離人聽到這裡,覺得也很有道理——夜驚堂就不好權錢名,要是再不好色,報完仇無慾無求,確實該回鄉隱居了,哪會繼續待在京城當差。

  這麼說來,夜驚堂好色還是有好處的……

  夜驚堂顯然不知道大笨笨想法能歪到這裡,又聽孫無極說了兩句後,詢問道:

  “孫前輩此次進京,可是想打聽仇家?”

  孫無極牽著馬緩步行走,搖頭道:

  “我那亡孫天賦極好,三十歲前成劍聖不無可能,但性子太急,沒有聽我的話,三十歲後再出山。

  “能殺他的人,江湖上找不到第二家,周赤陽人不錯,不喜名利一心求劍道,不會去殺一個還沒資格當對手的後輩;而周家沒了周赤陽,就一無所有,在乎家業的人,自然有必殺之心。

  “走江湖,本就是把腦袋掛在腰帶上,我那亡孫只看到了江湖的表面俠義,沒看到暗處的人心險惡,只能說命該如此,老夫既然退了,就不會再過問江湖事。再者,這個仇夜少俠應該已經幫忙報了。此次進京,只是還夜少俠的人情。”

  夜驚堂道:“我不過舉手之勞,按照律令,繳獲被盜贓物,本就該物歸原主。”

  “那是朝廷的規矩,江湖自有江湖的算法。”

  孫無極單手負手,看向夜驚堂:

  “夜少俠覺得,方才那一劍如何?”

  夜驚堂仔細回想了下,評價道:

  “精妙到不合常理,有‘通玄’之感。”

  孫無極面帶笑意道:“六十歲前,老夫心藏一口劍氣,自認劍法無敵於世,饒是對上奉官城,劍法上亦能平分秋色。但我終其一生,都沒在奉官城劍下撐過三招;當時我認為奉官城用的不是劍法,只是以力取勝。

  “而六十歲後,我敗在周赤陽劍下,心灰意冷在江邊釣魚,偶然遇見一個樵夫,在用砍柴的斧子殺魚,雖然工具不對,但手法相當老道,魚殺的也沒問題。

  “我當時略一琢磨,忽然明白,奉官城用的確實是劍法,我才是那門外漢。

  “劍法重在‘法’字,只要把‘法’琢磨透,手上拿什麼兵器都一樣,不用在拘泥於形狀、輕重、長短。劍法和殺魚之法同理,你心中有了‘法’,換成斧子無非調整動作,殺出來的魚不比用刀差半分。而只有拿刀才會殺魚,說明沒練到家。”

  孫無極說的有點晦澀,東方離人完全沒聽懂,只是若有所悟點頭。

  而夜驚堂想了想回應道:“大概就是萬法皆通後,求得大道至簡,心中有一劍,拿樹枝亦能施展出最強劍招?”

  孫無極點了點頭:“大道至簡、殊途同歸,武夫練到最後,求的都是一樣東西,這也是為何八魁前三不再挑兵器。

  “但武道也沒有終點,我走到這一步後,才發現相較於遼闊天地,我不過是剛剛在山巔抬頭看了眼。

  ….“天高萬丈,山高不過幾裡,往前千萬年,肯定有無數武夫和我一樣站在山巔抬頭看過,他們明白天高海闊後,又豈能忍受繼續待在魚塘般的山下江湖?不過其中有幾人能往前再邁出一步,成為天上人,我倒是不清楚。”

  夜驚堂抬頭看了看夜空:“說這些似乎太遠。想走到孫前輩的境界,都得萬法皆通後返璞歸真,我現在連山巔都沒到,還在山腰上,這些只能以後上去再看了。”

  東方離人還在地溝裡,想想問道:

  “孫前輩已經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

  “我看到的太晚了,閉門不出三十年,也不過窺探了點皮毛,方才那一劍便是天人之劍,但老病之軀,根本撐不住。如果三十歲有現在理解,我或許能把劍聖改成‘劍仙’,正兒八經的‘一日御劍三千里,朝遊北海宿南山’。”

  孫無極說到這裡,又輕輕嘆了口氣:

  “扯遠了。夜少俠還是得先學會‘百家皆通’,武道沒有捷徑,根骨不齊永遠沒法天人合一;缺一門造詣,永遠沒法返璞歸真。想靠高人指點一句,就頓悟功力大增,是不可能的。”

  夜驚堂自然明白這道理,詢問道:

  “就是得把世間所有武藝都融會貫通?”

  “非也。”

  孫無極搖頭道:“所有武學,研究的都是運氣法門,功法要走的脈絡稱主脈,用不上的為次脈;運氣法門千古無同局,每家都不一樣,你的主脈,可能只是我的次脈。